《汉纪》虽然史料价值不高,但《汉书》精华大体被吸收,且以年系事条理清晰,头尾连贯,重点突出,不失为一部前汉简明大事记,可作研究前汉史的入门书来读。此外,荀悦立意 “劝善惩恶”,在《汉纪》中撰写大量论赞,约占全书二十分之一篇幅,其中不乏佳作。
在史学史上,《汉纪》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断代体史书,推动了古代史书编年体的成熟与完善。唐代史论家刘知几把《汉纪》编年体裁摆到与《汉书》纪传体裁同等地位,并说 “班荀二体,角力争先。欲废其一,固以难矣”。张璠、袁宏等人都相继撰写出了编年体断代史,《汉纪》的出现推动了往后编年体史着述的发展。
三、思想影响深远
(一)法律思想的独特性
荀悦的法律思想具有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法与教都是政之大经”,他认为制定法制、实行教化是治国治民的基本手段。主张教与刑都要先简后繁,“教初必简”,“然后责备”;“刑始必略”,“然后求密”。如果开始就规定出繁杂的礼仪和法令,人民难以实行和遵守,反而会产生 “虚教” 和 “峻刑” 的不良后果。例如,秦朝法律繁多且严酷,统治者 “擅其海内之势,无所拘忌,肆行奢淫,暴虐天下,然十四年而亡”。这一历史教训警示后人,法不定、政多行会导致乱国之风。
其次,“君子以情用,小人以刑用”。荀悦持儒家 “性三品” 说,将人分为君子、中人、小人。君子不会触犯刑律,只需施以 “礼教荣辱”,“化其情” 即可。小人 “不忌刑”,对他们进行教化不起作用,必须使用 “桎梏鞭扑”,才能制止其犯罪,即 “治其刑”。对于中人,则要刑礼兼用,才可以 “引中人而纳于君子之涂”。
最后,“避仇有科”。荀悦认为 “复仇” 是出于 “义”,因此虽不能纵容 “复仇”,但也不可绝对禁止 “复仇”,主张 “依古复仇之科” 处理。即杀害父、兄弟、从父、从兄弟的人,如依法规定躲避他处,即不可复仇;如果不躲避,则可复仇;仇人因 “公命行止者”,不能算做未依法躲避。
(二)政治思想的价值判断
荀悦提出的 “六主”“六臣” 论具有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六主” 分别是王主、治主、存主、哀主、危主、亡主;“六臣” 是王臣、良臣、直臣、具臣、嬖臣、佞臣。他以两汉各代君臣为例,分析了不同品类的君臣对政事的影响。荀悦划分、品评君主类别的标准是能否做到 “为人、从义、先公后私”。“王主” 能够 “为人”,可以 “致兴平”;“治主” 能够 “从义”,能行其政;存主 “先公而后私立”,能保其国。而哀主、危主、亡主处理政事无法做到上述标准,结局也大不一样。“哀主遭无难则庶几得全,有难则殆;危主遇无难则幸而免,有难则亡;亡主必亡而已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