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柱的字典里,只有三件大事,值得他大打出手:权势、金钱和女人。
谁敢在这三个方面惹毛了玉柱,他完全不介意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麟一老弟,不是愚兄劝你,眼看着还有几个月就要秋闱了,你若是摔出个好歹来,对的起自己的寒窗苦读十余载么?”张廷璐的一席话,令玉柱频频点头。
别看张廷璐总喜欢端着相国之子的臭架子,他说的话,却是大大的占着理儿。
张老大既然率先开了腔,玉柱也就不客气的开始数落俞鸿图了。
“麟一兄,小弟觉得,你既然如此的莽撞,不如索性回老家算了,何必参加科试,想做官呢?今日你能够不检点的摔伤腿,来日,恐怕会因此掉脑袋啊。”玉柱故意把话说得很重,目的就是想点醒俞鸿图。
如此的不谨慎,将来的官场险恶,躲得过去么?
俞鸿图被腰斩,就是因为主持院试之前,一时不慎,被宠妾偷了考题,拿出去卖了不少银子。
目前为止,玉柱的书房里,除了刷八股文、策问的底稿之外,哪怕是试帖诗,都会被他亲手烧成灰烬。
因为,他想干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稍微有个不慎,就会全家死无葬身之地。
瓜蔓抄的大阴影之下,留下诗词之作,等于是把脑袋送进别人的虎口里,就看啥时候应景的时候咬了。
当年,隆科多垮台之后,他家里被挖地五尺的查抄,连半张纸片都不许留下。
可见,写日记、写诗和作词之类的事体,不仅没有半点好处,反而可能是掉脑袋的催命符。
一向十分温和的玉柱,突然板着脸,开始训人了,俞鸿图一时有些无法适应,脸都憋红了。
张廷璐也大觉奇怪,玉柱是个从不轻易说重话之人,今天这是怎么了?
和俞鸿图一起相处了这么些日子,玉柱觉得,俞鸿图是个热心肠的人,心思纯正,值得挽救。
性格决定命运,此话诚不我欺也!
俞鸿图活了二十四岁,这还是头一次被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当众数落,脸上有些挂不住,又不好反驳,便闷头不吭声了。
在这个时代的北方农村,一般是忙时吃干,闲时吃稀粥,配野菜或是红薯,一日两顿饭。
在鱼米之乡的江南省内,因物产丰富,一般的大户人家,都是一日三膳。
用膳的时候,张德光频频招呼张廷璐喝酒,把玉柱和邬思道撇在了一旁。
邬思道心里很不舒坦,就想说几句怪话,提醒一下张德光,不要狗眼看人低。
玉柱看出邬思道的情绪不对,便在大圆桌的底下,抬脚轻轻的踢了他的大腿一下。
邬思道扭头过来,却见玉柱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他暗暗一叹,只得歇了反击的念头。
他们和张德光今日一别之后,再次见面之时,就不知道是猴年还是马月了,何必较真呢?
张廷璐也不是呆瓜,他很快察觉到了张德光的势利眼,不由暗暗有些不悦。
再举杯的时候,张廷璐便没有那么爽快了。
毕竟,他们三个是一起来的,岂能如此明显的厚此薄彼呢?
再说了,张英就算是不致仕,以桐城张家的家势,又岂能与京城的大外戚佟佳氏相提并论?
狗眼看人低,张廷璐的涵养不错,没有真的骂出口。
就在几个人都心怀不满的时候,下人来报,镇江府捕盗同知颜永光到了。
张德光赶紧起身,向张廷璐他们三人拱手,作了罗圈揖。
他满是歉意的说:“这位颜同知,乃是小弟嫡嫡亲的姑父,我家的大小事儿,多倚仗他老人家的护持。”言语之间,颇有得意自傲之色。
张廷璐是老大哥,玉柱这个老幺自然不可能抢先插嘴。他把头一低,拿筷子夹了一片竹笋,放进嘴里,故意细嚼慢咽,把嘴巴给堵上了。
面对如此显摆豪横势力的张德光,张廷璐能说啥呢,他涵养好,并没有计较什么,笑了笑说:“那张兄你且去吧,我来替你招待大家。”
“哎呀,张兄,您是贵客,这怎么好意思呢?”张德光假腥腥的客气了几句,便头也不回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