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赵学宁必须要承认他手上是没有什么机器的,他的机器都是来源于欧洲,技术人员也都是来自欧洲。
他把尼德兰设置在东印度群岛的一切都给吞并了,这是他发家的根源,没有尼德兰和他的老丈人彼得鲁斯,他办不到这一切。
或者说没办法那么简单那么快速的办到这一切。
吞并尼德兰东印度群岛的一切让他走上了快车道,几乎少走了三五十年的弯路。
后来,尼德兰的技术被他全部掌握,他又安排秦寿等专业忽悠人员从法国和英国购买当时更加先进的技术,有些技术人才甚至是被蒙骗过去的。
但是这些购买过去的机器或者是通过其他手段得到的机器已经在本土人才的操作之下完成了革新。
他手下的技术团队成功掌握了当时的欧洲技术,并且在此之上发展出了更新的技术,创造出了更加高效率更加好用的机器。
兰芳大学体系的三根支柱之一的科技大学已经体现出了很大的作用。
从一开始需要研习欧洲教材,到现在科技大学里的教授们自己编写教材来教授学生,巨大的进步是可以看在眼里的。
就比如说实用型的蒸汽机,那就是在中华联邦本土的科研人员的帮助之下完成了实用性革命,让这个蒸汽机拥有足够的动力,能够带动火车长途行驶,能够带动船只在海上长途行驶。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财政部真的是出了大价钱,把各种资源的几乎是不要钱的往工业部门送,他们要什么就给什么。
在试验期,做一次不能保证成功的实验,要五万两白银保底。
而这样的实验往往还不是一次就能结束的,可能要做个七**十次,五十万两白银就这么砸了进去。
换做别人,早就被这么庞大的支出给弄得口眼歪斜、心律不齐、大小便失禁了,但是赵学宁还偏偏就忍住了。
他的身体依旧很健康,心理也非常健康,他非常健康地看到了损耗非常庞大的技术革新的成功,促成了蒸汽机车的实现、蒸汽机船的实现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大量产业中以蒸汽机为动力所带动的那些机器。
工业部门基本上已经实现了让蒸汽动力的机器在全产业之中的普及,只要能用上蒸汽动力机器的产业,都能看到蒸汽动力机器的身影。
产业工人们越来越熟悉蒸汽动力的机器,越来越习惯和机器相处,炼铁炼钢,锻造枪支火炮,切割大型木材,搅拌水泥,这些大型工业生产环节都可以用上蒸汽机。
除此之外,生产铁制农具、铁锅、铁勺、铁铲等等民用器具,也都已经用上了蒸汽动力的新式机器,各式民用产品大批量上市,市场上的商品数量前所未有的充盈。
前所未有的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交通革新也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