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整套逻辑是赵学宁带着文化部和教育部的高手们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整理出来的一整套完整的说法。
这套说法基本上囊括了整个赵学宁想要在欧洲宣扬的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
顺着欧洲人的想法,把中华文明塑造为从始至终都一直在追求共和追求自由的文明,彻底占据共和制度的制高点,站在引领人类进入下一个时代的制高点,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成为大家的榜样。
如此,进一步把中华文明的优越性塑造起来,往所有欧洲人的脑袋里打上思想钢印,让他们提到中华文明就立刻想起两个字——优秀!
对于带英的整個行动的铺开到现在为止也只是开了个头。
首先是把那些餐饮业的厨师们给派了过去,在伦敦开始开设针对不同消费人群的各式中餐馆,然后就是去搞一个酒类博览会和服装博览会,也去英国搞一搞产业调研。
针对这些轻工业和民用企业的调研还是其次,关于英国整个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支柱型产业的调研,中华联邦这边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就和赵学宁之前所想到的一样,带英现在的支柱产业是纺织工业,工业革命最开始爆发也就是爆发在了纺织产业上。
在鸦片战争前后,借着中华的衰落和带英在印度的突破性进展,带英开始用自己的机织布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抢占市场。
不仅在本国内完全占据了市场,带英的布匹也在欧洲范围内倾销,在印度和其他的殖民地也是大规模倾销。
在其他的地方倾销完成之后,他们才把目标放到了中国,通过条约逼迫带清政府打开了国门,然后利用他们生产方面的优势还有成本上面的优势,很快就把当时带清国内以手工生产为主的本土的纺织产业打了个稀巴烂。
物美价廉的带英纺织产品快速席卷了古老的中国,这是当时带英搞倾销和经济侵略的重要排头兵。
也由此,带英的工业革命所需要的资本积累也快速增长,虹吸全世界的财富进入伦敦,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展。
最终促成了带英第三世界帝国的壮观景象。
就财政部副总长钱益多领衔的中华联邦经济考察团队所目睹到的事实来看,带英国内的纺织工业确实比较发达,规模也好,生产技术和流程也好,产量也好,都相当不错。
当然,他们的这个规模不能和中华联邦已经进入工业体系当中的纺织产业相提并论,但是带英的这个纺织产业也属于一只脚已经跨入了工业时代。
他们也是更多的使用机器而非人力,利用机器的改进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大量工人聚集在工厂里集中生产,方式方法和中华联邦很是相似。
不过钱益多很快发现,带英纺织工业的强盛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所带来的,人力成本方面也是一个重大因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