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达卡》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完全来源于乘风破浪三部曲》。
所以,在看这部电影之前,许多人都觉得,应该开篇就来一首牵星》,中间来一首拾星》,最后再来一首归乡》,把乘风破浪三部曲》再唱一遍,至少有许多乘风破浪三部曲》的素材。
很多人,甚至是冲着“在电影院里再听一遍乘风破三部曲》来的。”
但真正观看了巴达卡》之后,他们却发现,里面其实并没有真正使用乘风破浪三部曲》。
至少没有把这首歌,就那么简单地用在了电影里。
只有极少部分专业人士,譬如托卡夫斯基,譬如蒋明初等人,才能听出来,谷小白其实将牵星》的音乐素材,进行了重新的解构,在前期的许多音乐片段里,都出现了牵星》的影子。
某种配器,某个旋律走向,某种和旋,甚至是某种节奏。
没有极强的记忆力,没有极强的对音色的分辨能力,恐怕真的很难找到牵星》的影子。
依然是那种“似,却不是”的感觉。
甚至,连“相似”都需要仔细辨别。
毕竟,大半年之后的谷小白,不论是在音乐上,还是在感悟上,都比之前进步了太多。
同样的主题,又有了新的感悟和表现形式。
所以,前面的第一幕部分,大家其实是有那么一点点失落的。
为啥没有牵星》啊!我想听牵星》!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谷小白的配乐,完全没有喧宾夺主,完全没有打扰巴达卡》这部电影的呈现。
相反,谷小白完全把自己的音乐当成了配角,服务于电影本身的展现。
而现在,电影来到了第二幕。
配乐又变了。
当这部分海盗》主题的音乐出来时,许多人听完之后,立刻就有了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是什么来着?
随着电影的继续向前推进。
胸怀梦想的克鲁亚斯·陈,在这座小岛上慢慢扎根下来,他和岛上的许多人都成了朋友,努力把外面的世界,带给岛上的孩子们。
他黑了,瘦了,但是眼中的光芒依然没有熄灭。
你感受到的各种不对,不是你想多了!
但这配乐,却硬生生给了大家一种“我在解谜,我在努力拼凑所有线索”的感觉,而现在,所有的伏笔都已经被解读,一切都有了解释。
那种感觉,就像是从混沌之中,拼出了一个拼图。
宛若当头棒喝,醍醐灌顶,突然之间茅塞顿开,一切的一切,都有了解释。
那种突然之间,所有线索都对上了,一切都已经有了解释!
而一段总是阴魂不散的配乐,宛若把人和电影连接在了一起,硬生生把人拽进了电影的世界。
甚至从主观上屏蔽了观众们的上帝视角带来的疏离感。
这一刻,观众们俨然已经和克鲁亚斯·陈合二为一。
那种心情,不能说十分相似,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什么是进入一个电影世界?
这就是进入了一个电影的世界。
而就在这海盗》真正的旋律出现之后,在那阴沉、压抑的旋律之中,响起了若有若无的吟唱声。
一开始,只是一道细细的游丝,在海盗》的强硬旋律之下游荡,但却越来越响,越来越亮。
小白的声音!
若有若无的声音,飘渺却坚韧,坚韧到永远不会被黑暗压垮!
克鲁亚斯·陈》的主题,开始和这海盗》的主题所抗争!
然后越来越强,越来越强!
这是光明与黑暗的第一次交锋,也是两首人物主题旋律的正面对碰。
黑暗那一方,海盗》的旋律不断变奏,不断加入各种乐器,不断变得更加喧嚣。
但那吟唱,始终丝毫不落下风,甚至越来越亮,越来越亮!
克鲁亚斯站在那里,凝望着这破锣的小渔村,画面不断转动着,回忆和现实交织在一起,当那吟唱声彻底压下海盗》时,克鲁亚斯再次站在了教室里。
这一刻,克鲁亚斯的身上,充满了神性!宛若天堂的圣歌!
“上课!”
真正的勇敢是什么?
真正的勇敢,不是无知者无畏,而是知晓真相之后,依然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