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那年,我给自己占了个最好的位子。出于公平起见,每隔半学期,一三组和二四组就要更换一下位子。我被换到第一组的时候,有人找我换位子。我开始不愿意,因为第三组的第一排离老师的讲桌太近了,经常会吃到粉笔灰。这种情况下,那个找我换位子的同学说了一句“你是不是不想和李同学分开?”我就二话不说跟人家把位子换了。感觉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再坚持不和人家换会给李同学脸上贴金。我不愿意给他脸上贴金。
高二重新分了班,我和李同学仍然在一个班。其他班分过来的很多人也都很热衷于八卦我和李同学的绯闻。男生也就算了,反正我也不和他们说话,他们背后说我啥我也不知道。女生就很烦,因为女生说女生的八卦时当事人很难躲得开。
我那时候记忆力超级好,好到可以碾压我所在的班的所有人,所以我们语文老师比较喜欢把我叫起来背课文。
那一年,我们学了舒婷的《致橡树》,老师说哪位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读一下这首诗?我想着,有李同学在场,我是坚决不能站起来的,这首诗在我当时所处的那种情境下太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了。然后,很不幸的,我就被叫起来了。
我故意把那首诗读得很慢,希望李同学能够听出我的心声:老娘不爱你,你别太拿自己当根葱,你注定了是老娘的过眼云烟,老娘一毕业就要和你分道扬镳。
读完了之后,语文老师说:这首诗你怎么能这么读呢?你应该这么读,然后语文老师就用他的方式示范了一下。我想着:老师,你怎么知道我心里考量的是什么呢!然后对着老师纠正我的语言不吭声。
老师纠正完我以后,他自己又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世上应该没有这样的爱情吧!
下课以后我出去了一下,有个女生跟着我,一边走一边夸我敢爱敢恨,说李同学听到我读那首诗一定感动坏了。我被这个女生气到无语:她倒不是有多坏,她就是傻。我默默地感叹了一把:群众的智商就是感人!然后就什么话都没有说。
高中三年的历史课,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历史老师完成教学。
高一的历史老师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或许他为了搞好教学也尽心尽力了吧,我记得他当年讲到辛亥革命的时候,讲到某个历史人物逼着孙中山退位,说孙中山不退位是因为舍不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位子。就觉得在这些历史大事件之中,原来再怎么着名的人,说出的话原来都是很接地气的。但是说到底,或许是这位老师跟我们讲的课本之外的内容太过于接地气,我读高一的时候并没有对历史产生很大的兴趣。
高二的历史老师,也是一个小伙子。个子不高,长相也平常,可是这位老师的出色之处在于他的气质和声音有一种很明显地温柔淳厚的感觉。这位老师当年给我们讲世界史。讲到法国的历史的时候,他又跟我们讲了拿破仑起家的历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