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的建设进展并不快,原因很简单:运输不便。
虽然刘威去美国之后,把那架经过特别改进的“猎鹰”商务飞机留了下来,专门供岛上的工程人员使用,但是这架飞机除了运送人员,也就只能带些私人行李,建设用的设备与原料都得靠海运。
在运输安排上,李廷轩做得非常小心。
军事情报局有不少间谍船,李廷轩却没有调用,而是动用了几艘远洋渔船,专门向“家园”运送设备物资。
这在情理之中,因为“家园”不在主要国际航线上,离最近的航线也有上千公里。
如果动用货轮,必然会延长货轮的航行时间,被发现了的话,还会引起怀疑。远洋渔船就没有这些烦恼了,渔船本来就不会在国际航线上航行,而且在南半球西风带,渔船遇到风暴都会去最近的岛屿避风。
只是渔船的运输能力非常有限,每次只能运送几百吨设备物资。
工程进度慢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电力严重不足,很多时候不得不关掉一部分设备,确保主要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为此,岛上最先建造的就是一座小型发电站。
烧油的发电站肯定不能长期使用,毕竟补充燃油是一项非常麻烦的事,等到刘威今后住到这边来,或者将来把这里打造成具有军事用途的基地,电力消耗将更加惊人。建造风力发电站的成本最低,而且小岛所处地区常年都有强风,只是缺乏隐蔽姓,很容易被发现。综合考虑之后,李廷轩替刘威选择了潮汐发现站。
潮汐发电不是什么新技术,早在三十多年前,曰本就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
只是从商业应用的价值来看,潮汐发电不如风力发电,特别是前期投入巨大,使用中的维护成本也不低。
与风力发电相比,潮汐发电的最大好处就是隐蔽。
大部分发电设施都浸没在海面下,露出海面的部分可以用塑料制成,再漆成与海洋背景类似的深灰色,就能欺骗几乎所有侦察卫星,而电站的其他设备,比如变电器、蓄电器等等都可以设在地下。
建造了小型发电站之后,工程队将首先挖开被称为“屋脊”的小山包。
按照刘威的要求,岛上的绝大部分基础设施都将建在地下,而“屋脊”是岛上唯一的山丘,所以那里将是“家园”的核心区域。
工程进展非常缓慢,主要是山丘的主体是花岗岩,大大提高了开凿难度。
“国内的基地搞得怎么样了?”
李廷轩看了刘威一眼,知道刘威问的是基因工程的秘密实验基地。“正在建设,不过比这边快多了。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我们从俄罗斯购买了几架重型直升机,还调用了空军的大型运输机。一切顺利的话,九月大雪封山之前,主体工程就能完成,第一批科研人员将在十月之前进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