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兵逞东夷 第三十一章 百济(上)
百济,原为朝鲜半岛三韩古族中的马韩五十四部落之一,传说于公元前18年,高句丽王子温祚带领部分族人至朝鲜汉江北岸慰礼(今韩国首尔附近)定都称王,国号百济。
当然,这只是传说,虽然被后世棒子国奉为圭臬,但按照《通典※#8226;边防典》中的记述,百济王族其实是后汉末扶余王尉仇台的后裔,初以百家济海,故称百济。 待其迁徙到朝鲜半岛汉江流域后,附近的原住民逐渐被其征服,才成为当地一大势力,与新罗、迦耶合称朝鲜半岛的古三国。
东汉末年,辽东军阀公孙康在朝鲜半岛设置带方郡后,百济王迎奉公孙康的孙女为妃,得到了带方郡的兵力协助,疆域扩展迅速,待到公元四世纪,高句丽进入半岛,占据原乐浪郡,对其压迫日甚,公元391年,今天开城以南的临津江流域被高句丽攻占;公元475年,王都汉山城(在今韩国首尔东南的京畿道广州)也被高句丽攻占,国王盖卤被杀,被迫南迁都城至锦江中游的熊津(今韩国忠清南道的公州市,距首尔150公里)。
公元538年,百济又将国都迁至泗沘城(距公州不远,仍为忠清南道,今韩国扶余郡),并改国号为南扶余。 不过,由于该国一直接受来自中国的各王朝的册封,威德王扶余昌在位期间即屡次遣使朝贡大隋,并被隋文帝册封为上开府、带方郡公、百济王。 所以在大隋和随后的大唐眼中,他地南扶余国号都毫无意义,无论是军中还是朝廷,对他的称呼只有一个——百济。
不过,尽管百济和高句丽之间有着延续数百年的仇怨,他们两个国家其实系出同源,就像北魏时百济王上表所说:“臣与高丽先出扶余。 ”祖宗都是一个。 却整日里打生打死,这份执着确实令人“敬佩”。
这些玩意儿。 刘嵩前世是不知道的,毕竟像百济这样的小国,纵是棒子国的知名学者们再怎么涂鸦地图,再怎么叫嚣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在泱泱中华地身畔都只是僻处一隅的弹丸之地,还不配他下这样地功夫去了解。
而今,刘嵩身份变迁。 却又不得不捏着鼻子阅读故史,寻找些可以借力的机会,百济和新罗这两个往日只是知道名字的国家才得以进入视野,不过,当他一接触这许多资料,方才发现,这个时代的史家,尤其是高句丽、新罗、百济的许多文士。 对于天朝的恭顺,绝对超乎自己的想象,那份谦卑,说是比儿子还孝顺,绝不为过。
早在隋文帝开皇年间,公元598年。 百济威德王就遣使,请助攻高句丽,自此之后,在高句丽地压迫下,百济的请命更是络绎不绝。 公元607年,更是两次遣使,请攻高句丽;公元611年,百济遣使入朝,得知隋朝将伐高句丽,立刻派大臣国智牟“请军期”;公元612年(大业八年)。 隋军出征。 百济武王扶余璋也陈兵境上,却按兵不动。 并与高句丽勾连不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