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了二楼,敲了敲书房的门,直接拧开门走了进去,就看到张一谋坐在书桌前,手上正拿着一份剧本,脸上还带着老花镜。
看到许鑫来了后,他微微一笑,摘下了眼镜,把剧本直接递给了他:
“看看。”
没啥客套寒暄。
也没必要。
而等许鑫接过剧本后,他就扭身,从柜子里拿出来了一个建盏杯子:
“刚给你刷过的。”
“不是紫砂的我不喝啊,喝别的杯子泡的茶我咳嗽。”
听到这话,张一谋难得的也开了个玩笑:
“嗯,确实,建盏有点配不上柏林最佳影片的导演了。”
“……嘿嘿。”
许鑫忍不住笑出了声。
接着落座后,开始低头看剧本。
而张一谋也把抽屉里的烟灰缸拿了出来,放到了桌前。
显然都是给他预备的。
【幕1:
(工宣队)
带队:好了,好了,所有人,所有演员都过来啦,动作都快一点啊,今天大家表现得都不错,下个月就要定角色了,领导马上决定主演名单,大家都要努力争取……】
房间之中安静了下来。
而许鑫这一次看的很慢。
几乎是看一会儿,便停一会儿,闭眼沉思。
一点点的在脑海里构建出整个剧本的故事脉络。
于是……
时间流逝了3根烟的时间。
张一谋也不说话,同样拿着一份资料在看。
直到眼角余光看到了许鑫手里的剧本放到了桌子上后,才抬起了头。
他不说话,就这么看着眼神焦距缓缓恢复的许鑫。
大概又过了一分多钟,问道:
“怎么样?”
“很好啊。”
许鑫感叹了一声:
“感觉比起来《千里走单骑》更好。《千里走单骑》里,高仓健扮演的更像是一个旁观者,有种公路片的感觉。但这部《陆犯焉识》就完全是您自己的味道了。我说不上来……坦白地讲,从《山楂树》时期我就和您说了,我对您经历的那个年代其实没啥共鸣感。
但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讲的不是那个年代,而是那个年代的情感。
它的驱动力和《山楂树》也有所不同。《山楂树》的原作……真的挺单薄的,但这个故事不同,感觉更……细腻。从陆焉识,到冯婉瑜之间的那种情感,到陆丹丹的角色心态变化,这三个人支撑起了完整的机构,互相之间取长补短,感觉非常细腻。而且……”
说到这,他又自顾自的点了一颗烟。
烟气缥缈之中,他说道:
“我感觉您的心态好像淡然了许多。”
“哦?怎么说?”
张一谋似笑非笑的问道。
可许鑫却摇摇头:
“我也不好说,但这故事读起来……没了导演的痕迹。我看不到任何那种……一眼看去,就会发出一种“啊,果然,只有您能拍出来这样的片段”的感叹。实话实说,这故事任何导演拍,只要他按照剧本拍,都会是一部很优秀的作品。这说明它的故事性,要凌驾于整个影片的任意结构上面。它……很扁平化。任何人都能拍好。甚至可改动的地方都不多,非常的完整……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