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萧如薰也会觉得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以及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劫富济贫。
将最有钱的一群人的钱都给抢走,然后拿去花掉,建设经济,拉动内需,让国家活起来动起来,而不是一潭死水。
事情不可能一件一件的去做,而是同时有很多事情在一起进行,不可能等到国家完全平定之后他采取发展经济。
人民的需求是很大的,如果发展不到相应的水平,是要出乱子的。
所以萧如薰选择提前发展几个他能完全掌控的省份,在这里将未来大秦发展的模范打造出来,吸引最精英的人口聚集在这些地方,着重首先发展这些地方,吸引更多的人口,降低人们对土地的渴求。
千百年来的习惯不可能因为一两年的几个政策就发生巨大改变,但是萧如薰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生对这个情况做些许的改善,至少让更多的人相信不靠土地他也能活得很好。
不要让人们有了钱以后就去大量购买土地,有了钱以后就去购买大量的房屋和奴仆,过上醉生梦死的日子。
就像他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一样,不指望能在自己有生之年把庞大的教育体系给建立起来。
他只是希望能够在各地兴建蒙学,帮助人们扫盲,让百姓们不再成为睁眼瞎,不再轻易地被鼓动被欺骗,能识字,能写字,不再是文盲。
接受教育这种事情,萧如薰不再希望它成为一种特权。
从先秦时代教育属于贵族到宋以前教育属于士族世家,这是一段曲折的历程,士族和贵族的争斗以士族的胜利而告终,从此中国没有了血脉贵族,但是却多出了士族。
士族垄断了教育之后,俨然成为了新晋贵族,虽然没有贵族身份,但是有贵族所拥有的一切,他们就是实际上的贵族。
一直到唐末的白马驿大屠杀和宋朝教育进一步普及之后,士族世家才被扫进历史垃圾堆,寒门才终于占据政治舞台。
可是时至今日,曾经的寒门读书人俨然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贵族们,依靠自己能接受教育的特权,享受着从前贵族一般的待遇,并且再次掏空了国家的根基,主导了国家的一切。
所以萧如薰明白了,教育这种东西,无论怎么加强宣扬,无论怎么让科举变得更公平,只要不是全民普及,只要还有人不识字不能接受教育,就一定会让所谓的狗屁贵族精神再次死灰复燃。
他们会依附在国家的身体上吃肉喝血,一边宣扬自由民主,一边宣扬贵族精神,给人民群众洗脑的同时,暗中利用特权将广大人民群众无数年的奋斗所创造出来的财富吃掉,把一个强盛的国家吃空。
萧如薰有理由相信,不用多长时间,他身边那些出身贫苦一起奋斗过来的兄弟们当中就一定会出现“贵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