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质快要按捺不住爆发的时候,裴越用一句话缓和了局势。
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宛如天上之日,那么皇子肯定也不会行差踏错,就算有什么不妥帖的地方,也是身边的人故意误导,或者没有尽到劝诫的职责。
自古以来皆如是。
其实在裴越说出“不孝”两个字的时候,刘质在震怒之余,心中还是情不自禁地升起一缕慌乱。很多时候他不太清楚父皇是怎么想的,既然几个皇子都已经成年,为何不允许他们观政?后来他从母后那里隐约得知,父皇志向高远,定要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甚至为此做了十几年的准备。在这个时候,皇帝肯定不愿意朝中内耗太严重。
历朝历代,夺嫡之争都是最严重最恐怖的内耗。
既然如此,为何不早早确立储君?
他又听母后说,父皇可能对他那位性情太过暴躁的二哥不太满意,所以太子之位悬而未决。
有了母后屡次耳提面命,刘质心中便有了念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再满足于待在王府里当一个清贵的皇子,逐渐将手伸了出去。
李柄中就是他最早接触的重臣,令他惊喜的是对方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抗拒之意,这次更是亲笔书信请他出面。这是刘质笼络到的实力最强的朝臣,至于两府那些大佬,他不是不想,只是不敢而已。一直以来,他虽然知道开平帝的禁令,但仍旧装作不知道慢慢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就像一只将脑袋埋在沙子里的鸵鸟。
然而今日在刑部大堂上,这个虚幻的水泡被裴越一指头戳破,后者更是直接问出“国有二君”的话,刘质如何能不惧?
听到裴越后面那句话,刘质镇定下来,面无表情地说道:“你小小年纪懂得什么君子小人?本王之前已经说了,今日来此只是旁观,并不会干涉高尚书断案。”
高秋适时地赞道:“殿下豁达端正,实乃大梁之福。”
裴越默然不语。
刘质见状问道:“莫非你还有异议?”
裴越喟叹道:“有位大人教导我,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谓人之大行也。今日见殿下在此,我内心实如一团乱麻,区区一桩谋害性命的刑案,却会让殿下染上污名,因此不敢一言不发。”
刘质皱眉道:“这话是谁说的?”
裴越面露崇敬,缓缓说道:“太史台阁沈默云沈大人。”
也不知道沈默云在看完今日刑部大堂上发生的事情后,会不会有些后悔当初不该借着沈淡墨的名义给裴越写第一封信。其实他说那段话的本意是想考验一下裴越,内心里并非如是想。
不过在看到裴越面对六皇子时的态度,高秋忽然觉得这件事可能性很大。
裴越自然不会承认,他冷静又坚定地反驳道:“老爷辞爵之事,当时有广平侯和太史台阁沈大人在场,他们都知道与我无关。高大人若不信,可以问这两位大人。”
多余的话,他一个字都不讲。
高秋自然不傻,这种事明摆着就是一个坑,不知道涉及多少隐秘,他一个刑部尚书有什么必要牵扯进勋贵府邸的麻烦里?
于是他瞪了一眼李子均,沉声道:“今日审的是你派人谋害裴越一事,不相干的话休要再提,否则本官让你尝尝刑部的杖刑!”
裴越听着他的用词,心中顿时大定,同时也明白过来,之前高秋态度暧昧多半是因为刘质的缘故,在自己将刘质激走之后,无形中也是让这位刑部尚书卸掉肩头的重压。
打蛇不死必受后患,裴越不再迟疑,上前一步说道:“高大人,李子均谋害我的案子已经非常清晰,事实无可辩驳。按照大梁律法,诸谋杀人者,徒三年;已伤者,绞;已杀者,斩!虽然我很幸运地没有遭到毒手,但李子均罪无可恕,请大人判罚!”
高秋愈发意外,他想不到裴越竟然还能熟读刑律,要知道很多刑部的官员都未必有这份勤奋,多半还是要临时翻阅查找。
但是真的要将李子均判个徒三年?
事情的发展已经大大超出高秋的预计,如果李子均一直咬死不承认,他还可以糊弄一下,然而刚才这个蠢货已经清晰无误地承认,自己确实派人做过。
一名主事忽然来到大堂,对高秋说道:“大人,外面有一女子,说是裴越的护卫,她有非常重要的证据,可以证明李子均派人谋害裴越。”
李子均闻言不可置信地扭头,脸上的恐惧再也无法掩饰。
裴越心中一暖,其实此刻他已经凭着自己的努力,将李子均彻底钉死,但是听到这位主事的话,他依旧觉得很开心。
叶七及时来了,而且她为了不引起旁人的误解,只说是自己的护卫。
这说明两人的关系比起刚认识的时候更加亲近一些。
或许是那次在绮水岸边,自己右手的功劳。
裴越如是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