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担任原奉新县知县时,面对当地严重的旱灾和百姓困苦的生活,他采取了一系列仁政措施。他下令释放因交不起租税而被关在监牢里的百姓,禁止官吏乱抓和鞭打百姓,并通知每一户减缴租税的数额和放宽交纳的期限。他的清廉和德政赢得了百姓的拥护。
杨万里在离任时,也展现出了他的廉洁风范。他交代家人提前备好由京城返乡的路费,锁在箱中,藏于卧室,告诫家人不能添购物件,以免增添离职归乡的累赘。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廉洁为官的高尚品质。
(三)关注农民生活
杨万里写有不少反映农民劳动生活的诗篇,充分体现了他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他的《悯农》一诗,“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揭示了农民的悲惨遭遇,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的关怀。
杨万里本人来自农村,深知农民的不易。他看到农民们辛勤劳作,却因天灾而面临困境,心中充满了悲悯之情。在他的诗中,农民们的艰苦生活和无奈被生动地展现出来,如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这首《插秧歌》描写了一家人插秧的情景,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生活的艰辛。杨万里通过这些诗篇,表达了对农民的深深同情,也让后人更加了解了那个时代农民的生活状态。
四,杨万里名着鉴赏
四、杨万里名着鉴赏
(一)《小池》赏析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小池景象。泉眼悄然无声是因为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诗中通过对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泉眼的 “无声” 和 “惜” 字,赋予了泉水以人的情感,仿佛它在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细流。树阴的 “照水” 和 “爱晴柔”,则将树阴拟人化,表现出它对池水的喜爱之情。而小荷的 “才露尖尖角”,则生动地描绘出了荷叶初绽的娇羞之态,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与美好。蜻蜓的 “早有” 和 “立上头”,则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灵动与活泼。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诗意。
(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赏析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是杨万里送别友人林子方时所作,通过对西湖六月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诗的开头两句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强调了西湖六月的风光独特,与其他季节不同。接着,诗人用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西湖六月荷花盛开的壮丽景象。莲叶无边无际,与天相接,荷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鲜艳。这两句诗色彩鲜艳,画面感极强,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西湖六月的美丽风光。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恢宏,语言生动形象,是杨万里的代表作之一。
(三)《初入淮河四绝句》赏析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领土被侵占的悲愤和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渴望。诗的开头两句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描写了诗人乘船离开洪泽湖,进入淮河时的心情。诗人看到淮河两岸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悲愤和忧虑。接着,诗人用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两句,表达了对国家领土被侵占的不满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桑乾河在北方,距离中原地区很远,但在诗人看来,淮河中流以北的地区已经如同天涯海角一般遥远,这表明了诗人对国家领土被侵占的深刻感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有力,是杨万里爱国诗篇中的经典之作。
(四)《插秧歌》赏析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农民插秧的场景,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生活的艰辛。诗的开头两句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描写了一家人插秧的情景,展现了农民的团结协作和辛勤劳作。接着,诗人用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两句,将农民的斗笠和蓑衣比喻成头盔和铠甲,表现了农民在雨中插秧的艰苦。然后,诗人用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两句,描写了农民在劳作中的专注和辛苦,即使有人呼唤他们休息吃饭,他们也只是低头弯腰,不予回答。最后,诗人用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两句,提醒农民要注意照顾好秧苗和家禽,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心和同情。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生活气息,是杨万里反映农民生活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