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天气渐渐变得炎热起来,白日里的阳光照在身上已经有了灼热之感,厚实的衣服已经无法上身。
人们纷纷脱下厚实的衣物,换上了单薄松快的便装。
在这种日子行军作战绝对不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一天行军或者训练下来,浑身上下就跟水洗了一边似的,潮湿湿粘腻腻,非要痛痛快快洗个澡才能清爽。
不过对于光复军这个另类的存在而言,天气越是炎热,他们的气势就越是高涨,并没有因为炎热就失去昂扬向上的战斗意志。
他们依然在不断地战斗,不断地把往日里在他们脑袋上作威作福的官员和官军掀翻在地,狠狠地踏上一只脚。
此时此刻的光复军已经发展壮大到了绝非山东一地的金军可以对抗的程度。
不仅是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诸多州府也出现了大量的光复军正在作战,光复军大起义的蔓延速度实在是很快。
苏咏霖自己都没有预料到那些地主乡绅们一旦有了带头的率先起义就会变得那么勇,三五百人就敢拉一杆大旗进攻县城。
可见他们已经被完颜亮的括地政策迫害到了什么地步。
反正整个山东东路已经是光复军的天下了。
光复军三路出兵的行动大获成功,赵开山、苏咏霖和孙子义这三路兵马的军事进攻都获得了成功,山东东路的金人势力基本上完成了肃清。
而且光复军的军力膨胀的很厉害。
苏咏霖这儿膨胀到三万多人都是客气的。
孙子义那儿直接膨胀到了四万多人。
赵开山更夸张,直属部队直接膨胀到了五万多人,整个光复军的队伍规模就像吹气球一样一下子达到了十二万多。
这股力量别说攻占山东了,进一步攻占河南河北之地都可以——如果是训练有素的主力军队的话。
所以开会的时候大家对一下手上的兵力,集体懵逼,紧接着就是哄堂大笑。
谁也没想到起义两个多月,光复军就从区区一万多人的兵力扩张到了十二万人,控制了整个山东东路,并且山东西路的攻占也是指日可待。
赵开山搂着苏咏霖的肩膀不停的夸奖他。
显然,赵开山的决断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或者说离大家的心理预期稍微有点远。
比起进军计划,难道不该在此之前稍微讲一讲封赏方案吗?
大家提着脑袋打赢这一仗,就没点赏赐吗?
不说苏咏霖和孙子义这两个主要的有功之士,其他参与反金的“豪杰”们也没有赏赐?
话说行动过程之中孙子义也和苏咏霖一样,给老部下还有新近参与起义的地主乡绅们一些奖励,封个文官或者军官之类的。
这是孙子义和苏咏霖决定的,并不是赵开山定下的,现在光复军尊奉赵开山为首脑,合法性在赵开山这边,肯定要赵开山来宣布才有效。
来这里之前,苏咏霖和孙子义一起,都把建议封赏名单提交给了赵开山。
所谓的建议,实际上就是既定事实,只是需要赵开山张开嘴巴说几句话,正式宣布一下,让这些封赏变得“合法”。
结果赵开山居然没有这样做?
就算要进取山东西路,也要把山东东路的阶段性成果结算一下吧?
尴尬的氛围之中,赵开山自己似乎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不过他还没开口,孙子义就抢先开口了。
此番行动之中,东路军以莒州和密州为根据地,负责攻打登州、莱州和宁海州三地,把金人赶下海。
他们也的确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
攻取三州之地,加上密州和莒州的大本营,孙子义这一批东路军的义军将领们便已经掌握了五州之地。
为了这五州之地,他们也的确是付出了很多,牺牲了不少人。
所以攻克三州之后,他们最大的想法就是通过三州之地获取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然后让赵开山承认他们得到的东西是合法的,而不是啥也不说,就直接往山东西路进军。
东路军主力现在正在登州之地集结,若要进军往山东西路,需要走的路也是最多的。
这让孙子义等东路军主要将领们感到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