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皇宫的路上,自然有内臣将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温敦思忠。
温敦思忠只是默默听着,不言不语。
等到了完颜亮面前,面对完颜亮低声下气好言好语的问候,温敦思忠深深一叹,微微摇头。
“老臣知道陛下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断然不会向老臣低头,这数月以来外面发生的事情老臣也都知道了。”
完颜亮心中不爽,但不得不耐着性子请教温敦思忠。
“那老令君可有什么好的办法?汉人光复军日渐嚣张,羽翼渐丰,若不及时加以遏制,恐成大患。”
“连着两次打败我朝成建制正兵,还都是年轻俊杰统领的兵马,这不叫大患,什么叫大患?”
温敦思忠一点也不客气:“完颜阿邻和耶律元宜我都有所耳闻,虽然年龄不大,军功不显,但都不是无能之人,他们都遭到惨败,足以证明贼首苏咏霖统兵之能非同一般,这还不叫大患?”
完颜亮被顶撞,心头火起,却无论如何不敢再次发火。
但是他也没有耐心听温敦思忠仗着老资格批评他。
“事已至此,大患小患已经不重要了,此番南征,我无论如何都要赢,老令君可有良策?”
温敦思忠重重叹了口气。
“数月之前,若陛下听从老臣的建议,老臣还有良策十条,可以供陛下选择使用,歼灭苏贼,可事到如今,苏贼坐大已是不可更改的事实,老臣再怎么建言献策,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完颜亮的脸色渐渐变得铁青。
“就算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朝依然有大军数十万,老令君为什么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
温敦思忠冷笑。
“当年太祖皇帝起兵之初,不过两千五百人,就夺下了辽军一座城,初战告捷,之后,辽军用七千人讨伐太祖皇帝,太祖皇帝用三千七百人打败了辽军,二战告捷。
后来,太祖皇帝夺下了黄龙府,辽帝得知,起契丹、汉军十余万讨伐太祖皇帝,时太祖皇帝兵不过两万,毫无畏惧,正面迎击,大败辽军,辽帝溃逃,从此不敢东顾,至今,也不过四十多年。”
完颜亮知道温敦思忠这是什么意思。
他的老祖宗能用两万人打败数倍于己的辽军,创立偌大基业,这就说明大军人数多寡在大国兴衰之中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
若完颜亮是这样认为大国兴衰的,那么而现在的他,就是当年的辽天祚帝,现在的苏咏霖,就是当年的金太祖。
同时念及温敦思忠为大金国建立立下很大的功劳,所以封他为王,赏赐土地、房屋、奴仆、丰厚钱财,作为他一生为国奋战之酬谢。
温敦思忠的家人们愕然地看着面色平静的温敦思忠,完全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
温敦思忠去了皇宫,很快又回来了,紧接着就是皇帝命令他致仕,再也不用做官了。
虽然他早已经退居二线,但是名义上还是百官之首,忽然就让他不要做官了,一点体面都没有,这……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面对家人的质疑,温敦思忠不作任何解释,只是大笑着告诉家人们,他终于可以轻轻松松的养老了,然后命令家人大摆筵席,他要和家人一起好好的吃顿庆祝的饭。
当晚,温敦思忠破天荒的吃了很多的肉,喝了很多的酒,醉的不省人事,夜晚入睡的时候鼾声如雷。
第二天一早,家人按照惯例去喊他起床的时候,喊了很久他都没有动静,家人不放心,进入他的房间一看,这才发现温敦思忠已经在睡梦中去世了。
温敦思忠的去世震动朝野,百官为此感到十分吃惊,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温敦思忠昨天才解除了软禁,今天就去世了。
他和皇帝那短暂的会面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皇帝要让他荣耀致仕?
为什么他大吃大喝一顿之后一睡不醒,就此过世?
人们不得而知。
但是人们很清楚,温敦思忠是四朝元老,难得的国之老者,甚至隐隐约约有点吉祥物的意思,他的存在被很多人看作是一种象征。
大战开启之前,四朝元老去世,这种象征忽然间就断绝了,这怎么看都不是很吉利的预兆。
难道说大的灾变要发生了吗?
于是一股不安的情绪弥漫着整个中都。
——————————
ps:推一下王梓钧大神的新书,背景是明末崇祯时期,堪称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绝望的时期之一,旱灾水灾蝗灾瘟疫兵祸……这是我一直都不太敢碰的时期。
大佬笔下的主角是失去父母只剩下一个妹妹的流民小子,开局和朱元璋也差不了多少,甚至还很“刚烈”,乱世人不如狗,为了一口吃的无所不为,以这样的出身和处境杀出一条血路,走上那条称朕之路,只有千难万险,我很期待他的路该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