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说不说,赵作良提出的这个问题切中了赵开山心里的忧虑。
赵祥认真的想了想,顿时也感觉心中没底。
这话说的其实挺对的。
以南宋这个德行,大家去投奔他们,他们会不会在金国的压力之下把自己这群人出卖掉,换取和平呢?
苏咏霖当时给他们说了很多南宋朝廷的丑事,给他们上了很多的眼药,所以光复军高层基本上都对南宋持一种看不起加不信任的态度。
现在满嘴说的都是好处,鬼知道到时候会不会反手背刺把大家给放弃掉?
三人沉默了一阵子,赵祥才有些不确定的开口。
“应该不至于吧?他们出卖了我们,以后整个中原都不会有人再相信他们了,赵官家要是还想恢复中原,就不会这样做,我以为赵官家应该是想要恢复中原的,而熟悉地形又是本地人的我们,对赵官家还是有用的。”
赵开山想了想,缓缓点头,觉得赵祥说的也有道理。
“虽然说他上不去床,到底还是个皇帝,我觉得当皇帝的人不至于言而无信,不都说了君无戏言吗?”
尽管赵作良还有些疑惑,但是赵开山和赵祥都都觉得这个官可以接受一下。
山东东路和山东西路的制置使,掌握两路的军政之权,实际上就是山东之地的无冕之王,而且还可以自行安排官职让临安朝廷册封,临安朝廷原则上不会反驳。
也就是说自主性很强,南宋朝廷不会随便遥控指挥。
这样优厚的条件,如果说不心动,那实在是有点高看了赵开山。
所以赵开山到这个时候已经在心里决定了接受南宋的招安,作为他整个战略计划中托底的存在。
进可以图谋更大的事业,退则至少可以在南宋安度晚年,不至于连骨灰都被金国扬了。
这个计划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然而这个计划还是有点问题的。
比如苏咏霖和孙子义。
这两人的存在让他如鲠在喉,偏偏这两人还掌握了山东东路和山东西路相当一部分的人口和土地,几乎和他三分天下。
实际上眼下的山东政治生态是三足鼎立的状态,赵开山名为光复军之主,但是苏咏霖和孙子义都有着强大的独立自主的味道,并不完全听他的。
他一个命令发布过去,这两人大概率不会听,也不会配合他,找个借口回绝掉算是给面子了。
赵开山等于只控制了三分之一多一些的山东之地,这让他这个两路制置使显得有些名不副实。
针对他的这一点担忧,赵祥提出了一个“妙计”。
“干脆就不要在授官名单上写这两人,这件事情也不要告诉他们,直接写上咱们的人,等赵官家那边确定了,咱们再看局势,拿这份任命名单叫人去上任,到时候咱们就有理由了。
使者大惊。
“光复军有三十万兵力?”
“自然,山东豪杰起兵之后纷纷加入光复军,光复军拥兵三十万绝非虚数,也不是号称,在下不才,乃三十万光复军之领帅,贵使来之前,已经下令军队北伐西征,眼下进展顺利,金贼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赵开山拍着胸脯大吹特吹,把自己吹成了中原汉人的救星,南宋恢复中原的希望之光,是赵官家还于旧都最可靠的依仗。
对此,南宋使者内心表示怀疑,但是在参观了光复军的军营之后,对他们的军队数量这一点倒是保持着相对的信任。
因为人数的确很多,一眼望去黑压压一片见不到头,这个规模的军队的确不是一群骗子能拉起来的。
于是南宋使者心中多了一份凝重和期待,便请赵开山将自己准备任命的官员名单交给他,他会带回去交给临安朝廷确定,最后再来发布正式的任命文书。
赵开山就把早已拟好的名单拿了出来。
这份名单完全摒弃了苏咏霖的胜捷军集团和孙子义的神武军集团,他们两人的实际控制区也被赵开山当做自己的,安排了自己人做县令、州刺史、节度使或者防御使。
另外关于总管这一类的官职,南宋使者建议赵开山不要设置,还是按照正规的官员模式来,因为南宋并没有总管这一类正式的官职。
可以设置安抚使之类的职位让某些值得信赖的人专管某一地区的军政事务,这样比较合乎宋朝规制。
赵开山予以采纳,接受了使者的建议,除了自己这个制置使之外,还设置了好几个安抚使。
比如苏咏霖实际控制的区域就被赵开山直接划给了赵作良,让赵作良做东平地区的安抚使,而孙子义的实际辖区被划给了赵祥,让赵祥做益都府一带的安抚使。
官位分割完毕,赵开山就送别了南宋使者,说自己要继续北伐西征了,下一次使者再来,他们可以共襄盛举,共庆胜利。
九月二十一日,南宋使者带着自己的成果踏上了返回南宋的道路,十月初进入宋境,快马加鞭之下,于十月初五抵达了临安府,将自己的成果直接汇报给了知枢密院事陈诚之。
陈诚之得到了赵开山愿意合作的消息以及他的封赏名单,略看了看,表示可以认可,然后又仔细询问了山东局面。
“可以确定的是,山东东路和山东西路已经完全被光复军控制,金人几乎被杀绝,属下过去的时候,光复军正在筹备西征和北伐,说要举大军三十万西征北伐,往西进入关中,往北进入河北。”
陈诚之大惊。
“三十万?数字可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