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九十 知错能改谢元良

在谢元良真正的改过自新之后,他接着苏咏霖的步伐,在广州当地和广州以外的地方大量推行基层政权搭建,构建各级组织和政府之间的沟通渠道,从无到有扩大了广州复兴会组织的规模。

接着他又在各地民情咨询室的工作上做了很大的成绩,从无到有建起了各地民情咨询室,充分与民众相结合,构筑了相当通畅的传递渠道,不断为民众办事。

洪武十年、洪武十一年两年政务、复兴会考核,谢元良在朝廷体系和复兴会体系内的评定都为优等,是极其少数的在两个层面的评定都达到优等的官员、会员。

于是在洪武十一年三月,谢元良正式晋升为广东行尚书省参知政事,正式主政广东行省,成为广东行省建立以来的第一任参知政事。

而后,广州复兴会组织和各地的临时组织正式得到复兴会中央的承认,扩编为广东行省复兴会分部,复兴会在广东行省各州府、各县的组织开始全面设立。

谢元良随之晋升为广东行省复兴会分部副主任,正式进入了大明朝廷高层和复兴会组织高层,一扫过去的阴霾,走上了人生路的新途径。

这一段时期也是广东行省的大建设大开发时期,基本上继承了之前一千年广东地区开发的成果。

谢元良事必躬亲,戒骄戒躁,奉行苏咏霖深入地方做调研然后再颁布政策的办事方法,带人一个县一个县的调研、考察,统计荒地、良田、山河湖泽的面积,对各地农业生产和工商业发展的前景做评估。

从洪武九年到洪武十年年底,各地不断爆发小规模叛乱的同时,谢元良不辞辛劳危险,花了十六个月的功夫对整个广东行省做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和考察。

在此基础之上,他在洪武十一年年初提交了一份的奏表给到苏咏霖,洋洋洒洒近百万字。

苏咏霖看后,对这份奏表大加赞赏。

他注意到谢元良以县为报告单位,一个县一个县的详细描述这个县的历史沿革、地理水文状况、气候状况、土地状况、资源状况和人口状况,对这个县的农业发展前景和工商业发展前景作了预估。

并且他还通过较为精密的计算对这一地区发展起来所需要的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做了预算,给出了详细可靠的数据。

对于这种严谨的态度,财政部那边首先给出了高度评价,认为全国的地方官员要是都有谢元良这样的办事态度,他们的统筹规划就轻松太多了。

被剿灭的地主豪强与蛮夷部落下属的人口被明军解放出来成为在编户口。

一些被逼得走投无路进入山野之地的山中逃户也被劝导出来成为在编户口。

原先因为官府不作为、懒政而没有进行严格调查的人口也被查了出来重新登记。

这两年来出生的人口也被登记造册。

短短两年间,明明没有多少移民进入两广之地,但是广东行省的在编人口总数却从洪武九年第一次调查的二百零三万扩充到了三百零九万。

这很明显不是自然因素,而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大量人口没有被纳入统计当中,也是不能被纳入到统计当中。

而现在这部分人口已经完全进入了统计当中,他们所释放出来的生产力将整个广东的生产力提升了三分之一。

这一举措使得广东官府在未来会得到相当可观的财政收入,而不必总是依靠中都的财政支持。

与此同时,谢元良还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之外的其他产业。

虽然海贸税收收入被中央直辖的市舶司掌控了,广东行省只能从关税当中分到一部分,倒也拿不到多少钱,但是商业贸易不仅仅只有海外大宗贸易可以赚钱。

还有饮食行业,住宿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等很多分支,市舶司带来的大量流动人口所带动的商业收入也是很可观的。

简单来说,财政部直接管理的市舶司狠狠吃一口肉,广东行省也能跟着喝一碗浓郁的肉汤,吃点碎肉渣子,给自己营养不良的身体补充一些蛋白质和油脂。

通过发展这些行业,广东官府也能收到一笔商业税收,增加财政收入,这样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以修更多的道路,更加方便商业的发展。

广东行省在谢元良的管理下蒸蒸日上,发展迅速,邻近的广西行省也不遑多让。

在广西行省参知政事许华的主导下,广西地区也进行了相当不错的建设。

相对于广东行省,广西行省的地理环境更加复杂一些,需要支出的成本更高一些,且没有广州市舶司的优势。

但是许华本着两广不分家的意思,厚着脸皮来找谢元良打商量。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