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的江西,面对南宋军队的围攻,不仅能用劣势兵力打反攻,还能千里转战一路打到临安去,最后甚至全身而退。
十几万宋军围着他几千人束手无策,甚至不敢靠近,以至于他大大方方从临安城下成功脱身。
这份胆识这份果断这份大局观,无一不是上上之选。
得知此事之后,苏咏霖非常欣赏徐通,从他身上看到了成为千古名将的潜力,于是在战后对他委以重任,悉心培养。
现在有如此艰巨的任务的时候,苏咏霖也想到了他。
稍微打听了一下徐通现在在做什么,苏咏霖惊喜的得知徐通现在就在中都。
貌似是感觉自己在文化理论方面有些欠缺,感觉到自己还有些不足,所以在军队完成整编工作步入正轨之后,他就打报告要求到中都复兴会总部的干部培训班深入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一个愿意强化学习本领的将军是一个有前途的将军。
组织部方面允许了徐通的请求,于是徐通带着自己也看好的几个毅勇军内的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前往中都干部培训班充电深造,至今已经三个多月了。
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送上枕头。
苏咏霖立刻派人把徐通喊到宫里,接见了徐通。
“来中都三个多月,感觉自己的学识有长进了吗?最近除了在培训班学习,还读了什么书?”
“除了培训班内的那些教辅资料之外,还读了一些历朝历代史书中的名将传记。”
徐通笑道:“总觉得自己现在已经是一名正儿八经的将军了,手底下三万人的士兵需要我承担责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带着大家一起玩命了,所以必须要多学一些东西,政治上的,军事上的,都要学一学。”
“这是应该的。”
苏咏霖满意的点头道:“自古名将若想要成功、守功、终功,不仅要善于用兵,更要懂政治,一个不懂政治但是却非常能打将军,往往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你读哪些名将传记?”
“我读了王翦的传记,项羽的传记和韩信的传记。”
徐通笑道:“还在江西山里时候,赵主任就和我说过,这三个人是很有代表性的三个人,这三个人的传记以后有机会让我一定要读,还要深读,精读,读通了这三个人的传记,就能在一定意义上明白为将之道。”
“这是我对玉成说的。”
苏咏霖笑了笑,开口道:“我是拿玉成当弟子看的,所以我把我读书的经验和感悟都传授给了玉成,告诉他该怎么读书,读哪些书,其中这三个人的传记我觉得很有意思,一定要读,还要读懂。
“你的选择的确让我意想不到。”
“这并不奇怪,您难道不算是名将吗?”
徐通摊开双手笑道:“千人起兵,短短三年就把拥兵数十万的偌大金国推翻,期间未尝一败,屡次逆风获胜,创下堪称神迹的战绩,以至于天下人都把您看作是天上人下凡,您的战绩就算放到整个华夏历史之中,也是独一档的。”
“我有那么厉害吗?”
苏咏霖给说的有点不好意思:“不过这样说起来,我已经脱离一线战场很久了,很久都没有带兵了,我現在可不是一个將军,只是一个处理政务人。”
“不管您自己是怎么看的,我從来也不会因为这些事情而不认为您是个独一档的名将。”
徐通笑道:“而且更为特别的是,您没有用这份独一档的能力为自己谋取什么利益,而是竭尽全力为全民谋取福祉,您所有做法的出发点都是为百姓谋取福祉,并且成功了,只这一点,就足以让您超越所有古代名将。
他们或许是为了自己的千古名声而作战,或许是为了功名利禄而作战,或许是为了回报提拔自己的恩人而作战,但是没有谁是真正为了民众而作战的,所以值得佩服的只有他们的用兵之术,从来也没有其他。”
苏咏霖沉默片刻。
当初他指导赵玉成读书的时候,赵玉成也对他说这几个人他都不是很欣赏,总觉得这几个人对于当今的局面都不是很合适。
于是苏咏霖告诉他,这三个人是革命者都不应该去学习的。
王翦是忍让和妥协,项羽是冲动和冒进,韩信是左右摇摆不定。
这三个人身上的缺点都是革命者的大忌讳,读懂这三个人,就能看到革命者失败的三种原因和结局。
当时苏咏霖還笑着告诉赵玉成,说他以后要是有什么欣赏的新人,也要把这三个人的传记介绍给他读,看看他能读出什么来。
唯有看穿这三条路线的彻底失败,才能看出一个革命者的操守和决心。
他们不再是封建将领了,他们不需要有什么愚昧的忠君之心,他们需要从中汲取的不单单是军事智慧,更有政治教训。
现在看起来,赵玉成看重的那个新人就是徐通,而徐通也没有辜负赵玉成的期待。
“原来你是这样看待这件事情的……所以,在你看来真正的名将不仅要在军事上有造诣,还要有足够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