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丘明的事务所,接的这些大单,也是一个道理。好几家东北来京城找门路的房地产巨头,都让他的所帮忙刷高新。
而国家级高新企业,对每年的发明数量要求,简直惊人。如果想缩短评定考察年限,那么弹性指标方面的出彩程度就更夸张了。
正常毫无科研基础的公司,新成立一个子公司,怎么可能在一两年内突然就变成国家级高新?所以那些地产公司晃悠着高额的支票,却也找不到敢承诺“整体解决方案、两年内让新公司国家级高新”的事务所来接这种活儿。
大家都是劝金主“别急,慢慢熬资历,有些事情不是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的”。
偏偏在一年多前,杜丘明在自己实践、加上观察行业案例之后,琢磨出一条巧妙的道路来——之所以会注意到这条道路,还要得益于他此前注意到了一个业内对手。
那是一个曾经主攻商标法业务、但是被同行坑得不能自理的马仔,刘传栋带来的线索。
两年前,这个刘传栋被一个南方来的名叫冯见雄的同行设局坑了,亏了几百万,连自己的代理公司都关张了,然后仅靠着在工商总局还认识的那点人脉关系作为资本,来投靠杜丘明的事务所。
虽然杜丘明在那一次案子里,并没有直接受害,只是旁观了下属被坑的惨状(而且对方被坑时还不是他的下属,是完蛋之后才投过来的,因此跟杜丘明并没有恩怨。)
通过那次旁观,杜丘明就发现这个冯见雄着实是有料。
很多布局,对法律起码有数年的前瞻性。
然后杜丘明就忍不住暗中一直揣摩——他从来不认为有偷师或者自学,只是揣摩。
最终,他自行顿悟了一条在专利领域也如何如何的妙法。
于是他拍着胸脯找到那堆找上门来的东北地产公司。
在别的京城同行不敢接“整体解决方案,不行不要钱”的生意时,他大胆地毛遂自荐,跟客户说:“没错,只要有我在,有钱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新公司两年国家级高新?没问题!”
客户们龙颜大悦,当场签了风险代理,金额及其丰厚。
如今,再有个半年时间,就是收获结果的季节了,每个大单几千万的法律服务费进账,足以成为杜丘明此生的王牌战绩。
可是,为什么学界和实务界对这一块的法律风险注意力,突然就集中起来了呢?
按说,业内想到像他这么干的人,还是少到凤毛麟角才对。每一个会这一招的人,应该都是立刻入行模仿、猛捞大钱才对。
应该不会有人冒着有钱不赚反而得罪人的风险,把大家的饭碗都砸了吧?这吃相也太难看了!
《法学研究》上的系列文章,应该只是巧合,或者是冯见雄不仅要捞钱,还想捞学术名声,所以有节奏地透露点不伤大雅的外围细节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