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很大,因此路便很长。
王承恩回到司礼监的时候,也没有想清楚,面对两位阁老同时请辞的局面,到底该如何妥善结局。
按照崇祯的意思,统统不许,或许简单,但影响肯定会很不好。
无论如何,两位阁老同时请辞的局面已经形成。不拿出一个办法来,很容易给天下造成君臣离心的看法。
现在的他,只想静静,好好想一想。
但书房里的动静,却让他的打算落空了。
王承恩在门外驻足,透过门帘才看到,是两个小太监在一边干活,一边说着闲话。
“黄平,你说徐阁老和孙阁老的请辞,皇爷会准允吗?”
另一个小太监就沉稳的多,只是呵呵一笑,并不答话。
偏偏开口的又是个活泼性子,非要催着问。
“黄平,你就说说嘛。内书堂的时候,就你的主意最多。给兄弟指条明路,免得哪天做错了,小命可就不保了。”
沉稳的小太监不得不开口。
“你便是能管住嘴,小命才能保住。”
活泼的小太监愣住。
“为啥?”
沉稳的小太监又不说话了,专心整理文案。
这被扔在半空中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活泼的小太监跑过来捣乱,害的沉稳的小太监也没法干活了。
“你说清楚,不然的话我可饶不了你。”
沉稳的小太监无奈,只得略微透露了一点想法。
“为今之计,最好的办法就是答应徐阁老的请辞,但否决孙阁老的请辞。这一准一否,皇爷便立于不败之地。”
活泼的小太监更加急切,追着问个不停。
“这是为何?”
沉稳的小太监被烦的不行,只好说的再细一些。
“两个阁老同时请辞,必定天下侧目。皇爷皆不准允,必多有君臣不谐的疯言疯语;若是皆允,君臣离心之猜测同样可怖。因此一准一否,方为最佳。徐阁老年事已高,难堪重任,允其致仕,为体恤老臣之心,彰显君恩。不准孙阁老辞官,实乃辽东关系社稷安危,非重臣不能镇抚。”
他后面的话才暴露了重要的逻辑关系。
“皇爷想来正在头疼,不知该如何挽留孙阁老。倘若准了徐阁老致仕,那岂不是就堵住了孙阁老请辞之由?”
活泼的小太监满脑袋浆糊,不得不问道:“为啥?”
沉稳的小太监却不再说了,一边推开他,一边道:“咱们在宫里伺候贵人,最重要的就是眼睛要亮、嘴巴要牢。这种军国大事,哪里轮得到咱们置喙?好好干活吧,莫要惹恼了贵人。”
两个小人儿都没有注意到,帘子后的王承恩两眼当中都是异彩。谁也没有惊动,默默转身离开。
晚间王承恩再回来时,已经不见忧色,甚至还有心情哼起小曲,怡然自得的很。
“小心再小心,绝对不能让人发现。这一次做好了,你也能做司长了。”
那人一愣,似乎不敢相信。
“俺也能当官?”
布时仁禁不住笑了起来。
“说的甚子话?咱们情报部历来都是论功行赏。这一次做好了,就是天大的功劳,怎能不升职?”
这个保证,让那人眉飞色舞,干劲更加充足了。
“您瞧好吧,这活儿我亲自盯着,要是出了事儿,我就把自己埋在里面。”
与此同时,青州府治益都、济南城、兖州府治滋阳,都有商人在收购宅院,然后大肆改造。
无独有偶,这些商人购买的宅院所在地,都很靠近城墙。
不过宅院买卖、改造这种事儿,城镇里在所多有,并没有引起什么主意。
百无聊赖的老百姓甚至还议论纷纷,琢磨着等酒楼盖好后,是不是进去尝个鲜?
………………………………
临清。
左梦庚也在找左荣、娄甫谈话。
“军部打算成立第三师,我打算由你们两个担任师长和政委,副师长和参谋长随后选派。”
对于这个决定,左荣也好,娄甫也好,都不感觉意外。
新军扩张快,军官的升职就会跟着快。
第三师即将成立的消息,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大家私底下也在议论,谁会是第三师的师长和政委。
第一师的师长还是左梦庚兼任的。
只要第一师还需要东昌协的牌子,那么左梦庚这个师长就不能离开。
同理,第二师的师长也只能是茅元仪。
但第三师不同。
这是一个全新的编制,在朝廷里也没有备案,所以军官的任命就比较自由一些。
不过大家也知道,能够出任第三师师长和政委的,肯定是从几个旅级军官中选择。
第二旅旅长左华如今销声匿迹,谁也不知道他干什么去了,肯定不在候选行列。
其余的第二师第一旅的宁为平和易国政,都才刚刚由团级军官升为旅级军官,自然不可能在短时间更进一步。
而且第二师的编制都还没全呢。
第二师目前只有第一旅,第二旅还是空架子。以至于第三团和第四团,还是由师部直辖的。
所以能够担任第三师师长和政委的,也只有左荣和娄甫了。
左荣是绝对服从命令的。
让他去新部队,他没有丝毫怨言。不过对自己的老部队,还是关心了一下。
“我们走了,第一旅谁来负责?”
左梦庚很好地让他安了心。
“旅长为白小七,政委是二团的洪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