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侯恂的策略

“京畿俱为平原,东虏精骑奔行神速。如等孙阁老赴任,只怕大势已去。”

侯恂的分析非常详实,但也给君臣的心里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可他还有更加可怕的情况要说。

“另通州之张家湾,乃漕粮集散之地。倘若不尽快抢救,一旦被东虏攻占,则勤王诸军尽失粮草补给,反而资敌。届时形势逆转,我军便是想战也不能战了。”

左梦庚给侯恂的通气中,重点提到了通州的张家湾。

己巳之变中,后金军能够在京畿来来回回折腾了数月方去。除了抢掠到足够的物资之外,张家湾的粮草才是关键。

这件事,侯恂不提,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想到。

崇祯大惊失色,差点从御座上摔落下来。

此时此刻,他再也顾不得之前对侯恂的些许不满。

“侯卿可有良策?”

侯恂面色肃正,语出惊人。

“为今之计,臣自请先行,赶赴通州。一则抢救粮草,以免为东虏所趁;二则为孙阁老赴任铺垫,以免孙阁老蹉跎。”

此言一出,满朝哄然。

所有人看向侯恂的目光,既像是在看傻子,也禁不住敬佩。

后金肆虐之际,不好好地躲在城里,居然自请出城参战。这完全是将自己置于险地呀。

但时局维艰之下,侯恂不畏生死,慨然出头,仅仅凭这一点,就足以成为群臣表率。

崇祯当真是热泪盈眶,情难自已。

不容易啊!

真的太不容易了!

朕还是有忠臣良才的啊!

不但能提出建言良策,还能不避危难,为君分忧。

崇祯竟然直接走下平台,抓住了侯恂的手。

“侯卿真乃朕之干城!正所谓国难思良将,板荡识忠臣。朕有侯卿,何愁东虏狂妄?”

侯恂慷慨陈词。

“微臣羸弱之躯,手无缚鸡之力,恨不能亲自上阵杀敌。如能为君父分解,则百死莫悔!”

崇祯感动了。

他这人就是这样。

一旦认为一个人值得信赖的时候,那么就会对此人百分之百的好。

当然了,这份信赖能够持续多久,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可现在侯恂提出的问题是实打实的,而且也只有侯恂愿意在这么危险的时候出城任事。

崇祯也就不再吝啬和迟疑,当众宣布,加侯恂兵部尚书衔,总览京畿军政事。

先期赶赴通州,处理张家湾的漕粮,同时给孙承宗搭建指挥中枢。

在孙承宗到任之前,勤王诸军皆归侯恂指挥。

也就是说,侯恂有权调兵。

接受了任命,侯恂并没有当即谢恩,而是颇为踌躇。

崇祯心情稍好,看出他欲言又止,便道:“侯卿可有话说?”

侯恂一咬牙,觉得不能忘了道义,还是开口。

一俟车辆足够,侯恂立刻行动,奔赴张家湾。

这里还一片祥和,货运繁忙,浑然没有半点危机意识。

侯恂一见,也不客气。不管是官储的粮草,还是商家运输的粮草,全部没收,装车送入通州城中。

谁敢有异议,杀无赦!

同时侯恂令人沿着运河传令,让南来的货船全部停在沧州,不得继续北上,以免资敌。

侯恂又传令各路援军,从即日起,接受指挥。

这一天是十一月初六,原本的历史上在这一天,崇祯会将诸路兵马的指挥权交给袁崇焕,但现在全都到了侯恂手中。

侯恂也根据各部的情况,做了相应的部署。

大同总兵驻扎顺义,掩护通州侧翼。

宣府总兵侯世禄不再去三河,免得后来又被袁崇焕半路撵回昌平,避免了来回奔波之苦。

侯恂直接让侯世禄来通州,加强通州城的防御。

原本漕粮是在张家湾,但是现在被收入了城中。侯恂不确定后金会不会因此而强攻通州,增加防御力量是必须的。

昌平则交给了尤世威负责,护卫京师北翼。

蓟辽总督刘策本来在蓟州,侯恂令其所部转向去守卫皇陵。

本来刘策就会被袁崇焕派去密云。

可怜的刘策,身为蓟辽总督,没有被袁都督调来调去,但是被侯恂调来调去。

反正原本属于他的地盘,他说了不算。

不过经过侯恂的布置,各路明军的状况好的太多了。

首先各路大军没有因为调配混乱,在路上白白消耗时间和补给,驻守坚城能够以逸待劳。

除此之外,侯恂还给各地下了死令。

一个是各路明军驻扎之地,必须保证大军粮草供应。

按照明朝的规定,行军驻扎的粮草是怎么供应的呢?

接到兵部的调令,去到一地后,当天兵部是不拨付粮草的。要到第二天,才会把军资发给该军。

如果是平时,这么做没有问题,各路大军都等的起。

可现在是战时,情势一日三变,谁也不敢保证哪支兵马什么时候就会和后金作战。

还不让军队吃饱,拿什么打仗?

而且后金骑兵来去如风,还指望兵部拨付给养,也不怕半路上被劫了。

除了命令当地提供驻军粮草之后,侯恂还严令坚壁清野。

事实上,面对外敌入侵,坚壁清野绝对是非常有效的一招。

当侵略者无法在野外获取到补给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攻城。

而攻城战不管成不成功,对进攻方来说,都是莫大的损失。

正是有了侯恂的提前到位,明军的部署变得有条理了起来,状况远比原来的历史上要好的多。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