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冯犹龙想写王家女

自然了,能以大白嗓念白、唱小调,最重要的还是喇叭,戏曲之所以和小调区分,便是小调者为民间随走随唱,并不登台表演,最多是一人唱,数人听,而戏曲如今台下至少都有数十观众,若是财势人家,更是隔了水听声音敞亮,不吊嗓子很难传声极远,口齿还要清晰,所以戏曲不论是念白、唱词音调都比平时说话更高,吐字也是不同。戏班子开口能唱的优伶至少都要从小吊嗓子,十年以上的童子功,方才能登大雅之堂,否则注定只能唱些锣鼓喧天的热闹戏,要说声调婉转,绕梁动听,那实在也是没有的事情。

有了这个喇叭,那便不同了,只要能唱好小调的,都能来挑大梁,而且人人能唱,不独正旦,这又是和北杂剧相比一个很突出的不同。冯犹龙越谈越觉得这新式道白剧实在大有可为,奈何戏班子要赶往镇上歇宿去,只得依依不舍,和郑莺儿一行人道别,又约定了后会联络——他对郑莺儿也颇感兴趣,心中已有了隐约的想法,认为可以用她为人物,敷衍成一出颇为精彩的‘昔有红拂今有郑莺’的传奇故事来。

旅途无聊,山居无聊,此时以大家的认知来说,‘无聊’是生活中一种常态,而且还算是颇为幸福的常态

——总是没有什么担心的事情,才会无聊,真正愁苦的人家,终日奔忙,哪有心思去寻求娱乐呢?

真正每日里都有许多玩乐,从不无聊的太平纨绔,世间人实在万般无一,对于此时港口大多数乘客来说,看一场戏甚至是值得他们铭记一生的热闹,便是买活军的兵丁,乘船南下北上的货郎们,也不是时常都能看戏的,因此今日的一出戏,看得港内十分热闹满足,连和冯犹龙同船的叶华生也觉得开了眼界。

回到船上,还和冯犹龙评论这出戏的利弊得失,见冯犹龙一径沉吟,便问道,“老龙,这出戏虽然直白,但我倒觉得很新奇,不过你戏未完便走了,难道是如此不喜么?”

冯犹龙回神笑道,“哪里!我也是觉得新奇,便在心中试着也要做一出,只如此一试,方见我素日自诩通晓古今、人情练达,原来见识还是有限,常笑他人只晓得才子佳人山盟海誓,今日试着要作一出阡陌之戏,心中却是一片茫然,活了大半辈子,竟不知农户心中都在想些什么,可见张、卓二位小友,功夫做得比我实在得多了。”

叶华生觉得这出戏新鲜,主要新鲜在表演形式上,虽然简陋急就章,但也有模有样,戏本身的滋味不失,这是让平时惯看全本大戏,花哨行头的叶华生颇感新鲜的一点。

还有那介于评弹和小调之间的道白,虽然押韵简单,但真十分上口,满船人如今都在哼,“小女何赛花,今年一十八”,甚而还有买活军种田的一些小知识,也让叶华生感到,将这戏引入到姑苏城,对百姓也是有好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