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单位,就在福州营部后面的山头之上,山脚之下,曾经在这里带过三个月新兵。营长又换了,是刚下分配下来时,到五连适应生活的那位连长。
山不是很高,除了有一条小路通往营部,同一侧还有一条战备公路,直通山下。
小路平时来往营部,领取文件材料以及战备物品,有时开会也从这里下去。
战备公路用来兵器拉动转移,实弹打靶本来要随同保障,因为全团在起,由团部保障,一直没去过,只有兵器送修维护,才会从这里走过。
山下是个村庄,经济活跃,战备公路刚到山脚,就有一家企业,主要养产品是养料制品,一次进入参观,老板慷慨,曾经送过几双他们制造的拖鞋。
在这里第一次经历了村庄节,福建沿海很有特色的一项风俗,村里大摆筵席,广邀宾朋,每个连长任职都曾听说,但是一次都没参加过。
村庄节的热闹场面记得不是太清,只记下了丰盛,满满一桌全是海鲜,惨白惨白的,没有佐料,没有烧烤,基本上都是生吃,看着吓人,只尝了几个首次到四伯父家时,见识过的血蛤,其它的一口都未能吃下。
福建人可能比哪里人都迷信,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妈祖庙,山下村庄也有一座,平日香火旺盛,紧靠小山的另一边山脚而建,有一条小径连到山上,年代久远特色很足,地方宽敞环境不错。
小山之上其实面积挺宽,营房在靠近营部的东侧重建,原阵地只留下兵器,相对还要高一些,老营房被废弃,两站没有家属房,如果有家属来队,就被安排在这里居住。
破败不堪,杂草丛生,有一次团长前来检查工作,正遇一位三期士官家属来队,同时探望,见到如此艰苦,当场决定重建,新的家属房因此在新营房旁边重建。
两站人员不到二十人,相比战斗连长,显得有些冷清,营房前面紧邻一座蓝球场,也是队列训练场地,旁边圈着一座观测站,场地不小,荒草杂生,前任曾经用来养殖。
福州风俗,特别喜欢老鸭,养得正是鸭子,最偏僻处挖了个池子,有水有草,正好当作养鸭场,菜地只有零星几块,养鸭当作了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传统的有效补充。
前任在福州成家,土生土长的鸭子,受到欢迎,每到年底,站里加餐,欢聚一起,走访共建单位和当地村民,味道纯正,赛过海鲜,效果绝佳。
作为保障单位,管理相对来讲,没有战斗连队严格,根据战备需要,每天提供一些数据,训练要求不高,战备氛围也不是那么紧张。
山头绿色很浓,市区的颗颗大榕树,山上倒没有,好比老家,生长着不少大樟树,有些树龄很长,粗壮得一个人都抱不过来,点缀期间,增添不少幽深意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