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大明宫外众人的反应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有人欢呼雀跃,有人脸色难看,也有人面露纠结以及为难。
有趣的是并非所有士子都欣喜。
更准确来讲,欣喜的只是少数。
原因很简单,如今科举的这些士子并没有什么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他们参加科举考试唯一的目的就是当官,获得权势,带着家族乃至于全族阶级跃升!
百姓只是附带而已。
偏远地方的官,在很多人看来跟被流放差不多,吏更是为人所看不起,因此这两个选项,他们又怎么可能满意?
至于第一个选项,也就是做临时督查官,并且查到一个官员违法乱纪,便能将对方拿下,自己直接取而代之,他们倒是满意,但满意的同时也清楚,风险极大,这口饼有没有命吃到很难说!
正因如此,才会有不少人面露纠结和为难,真正欣喜的终究只是少部分。
而让官员脸色难看的,主要是在于白圣最后提及的官吏一体,日后吏有功劳也可以升级为官,一个县衙可能只有几个官,比如说县令县丞之类的算官。
其他的都是吏。
再说句不客气的话,官员只能算是传达指令的中间人,真正执行朝廷指令的基本都是吏,收税之类也是吏在干!
包括维持地方治安。
全部都是吏!
朝廷通过官员管理吏,而官员们则通过吏来完成朝廷的指令,管理百姓。
过去吏和官是分隔开来的,吏永远成不了官,甚至于很多吏算贱籍,但谁又没有跨越阶级的梦想,官吏一体一旦彻底推行,绝大多数吏必然更愿意站在朝廷这边,朝廷对天下的掌控力度,也将会更上一个层次,达到吏这个级别。
这是阳谋,无解!
因为百官一旦阻止,他们必然会得罪全天下的小吏,俗话说的好,阎王好惹,小鬼难缠,小吏就是小鬼,他们向下使手段,能让百姓生不如死,向上使手段,自然也能让那些官员痛苦难堪。
甚至让他们死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百官再不满,最多也只能私下搞点事,做些手脚,并没谁愿意在如今大庭广众下直接反对,与无上皇辩驳。
至于还不太满意的那些落榜士子以及候补官们,他们在听完边上百姓议论后,也清楚这已经是极大让步,要是他们再有想法,只会让人觉得贪得无厌。
或者说不愿意吃苦。
不愿意为百姓着想。
再加上这时还有人领头大呼无上皇英明,他们也只能随波逐流,跟着一起称赞无上皇英明,紧接着便是李恪十分恰当地站出来,表示自己会采纳皇祖父的这些建议,但一些细节还需要继续商榷,所以具体政策要缓上十天半个月。
才能正式对外推出。
然后便是宣布此次控诉会结束,所有人排队按顺序退场,李恪与白圣两人则直接转身回大明宫,并要求一直跟着他们做记录的史官,将刚刚记下来的内容抄写一份,送到如今的官报处刊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