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第二日一早,郑光召开了誓师大会,和义乌的父老乡亲们告别,与义乌发展委员会的七名大佬告别,告诫他们勉励维持现状,凡事都要谈判,不要动不动就打打杀杀,但是同时,尚武之风要保持,他将来还会来义乌募兵的。
陈大成紧紧握住郑光的手,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要说,但是终究没说出来,很快,义乌兵与家人们的告别也结束了,在郑光的带领下,毅然决然奔赴抗倭前线,为国御辱,建功立业去了,义乌乡民夹道相送,直到义乌边境为止。
离开义乌之后,郑光加快了行军速度,要求军队强行军赶赴战场,现在每多拖延一点点时间,倭寇就多一分威胁到苏州的可能,郑光很愿意相信倭寇以及他们的幕后合作者不会允许他们下面的手下贸然进攻苏州,朝廷之所以让倭寇猖狂了那么久,原因就在于倭寇不会构成对大明政权的威胁,而且大明北边还有强敌,所以倭寇才能逍遥自在。
但是皇帝的耐心是有限的,皇帝的颜面也很重要,之前倭寇袭击南京就让皇帝雷霆震怒,东南官场尸山血海,好不容易平静下来,要是苏州被毁,皇帝可能会不顾一切的调派北地强军南下剿灭倭寇,那个时候,这些倭寇除了逃到海上就没有别的路了,但是大部分“倭寇”就是大明居民,他们大不了衣服一换胡子一撕躲回家做良民,而那些头头脑脑就只能逃亡海外了。
那对他们来说是无法接受的损失,这些人,尤其是东南的海商大户,是他们扶持造就了倭寇的强大,倭寇的强大反哺了他们,这种合作关系看起来是稳固的,但是一旦倭寇不受控制做了错事,这些人也会随时对倭寇进行反制,比如弄出一些大捷来。
所以但凡是可以接触到一些消息的倭寇首脑都不会对大明重要城市产生野心,最多觊觎一下,假装攻击,但是绝对不敢入内,林碧川是鬼迷心窍了,随后就死了,就算他不死,郑光觉得他回到根据地以后也会很快死掉,倭寇和沿海海商是一个整体,缺了任意一环,都会对其余的人造成威胁。
为了利益的最大化,倭寇团体和东南海商大户之间的沟通是十分频繁且有效的,哪里可以打,哪里不可以打,哪里可以大抢,任意烧杀掳掠,哪里只能象征性的打一两下,然后立刻撤走不能久留,这都是规定好的,所以倭寇肆虐的四十余年里,有些地方没遭过倭寇灾患,有些地方一年好几次遭灾,死伤惨重。
不过,也不能排除有些鬼迷心窍之人就是要往钉子上撞,把自己撞死拉倒,比如林碧川,郑光不也不敢大意,率军猛赶,义乌兵的体力本来就很好,这些日子随着郑光的高强度训练和较好的伙食,体质和体力进一步增强,一天强行军二百里,并不是不能实现的。
不过郑光还是有些事情没有办完的,本想着带着义乌兵回苏州再接受一个月的火器训练,等到对付倭寇的时候冷热兵器一起上,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打击倭寇,而现在热兵器尚未操练,朱纨那里不知道剩下多少熟练炮手可以用,郑光只能带着义乌兵正面硬刚倭寇了。
昆山一线,倭寇在昆山县城肆虐一天一夜之后,伴随着陈东这个悍匪首领的抵达而停止,抢到的东西被统一安排送回后方,每个人的东西都会有明确标识,谁抢到就是谁的,谁也不会贪污,这是倭寇内部的规则,而陈东既然这样做了,就显然没打算停手,他还要继续往西边打,目标是苏州城。
出发之前,大家商议过,苏州城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触碰的,上一回林碧川那个蠢货去打苏州,不仅没打下来,反而把自己赔进去了,还害的皇帝对东南的局势更加关注,准备要严打了,这才把朱纨给派了过来,所以这一次陈东的手下虽然主打苏松,但是是以试探为主,可以打昆山,不能打苏州,可以威胁苏州,不能真正的触碰苏州。
如果可能的话,把朱纨的兵马消灭得越多越好,多打他几个败仗,把这老家伙给赶走,自然有人可以收拾他,所以陈东并不打算把苏州给攻破了,只是他听说朱纨在昆山县城以西不远处依着城郭构筑了防线,这让陈东有了继续打过去,把朱纨的主力全部消灭的想法。
这也是大家最期待的结果。
这个时候,陈东将郑光忽略了,他完全没有想起那个自战斗开始以来就从未出现的郑光,他也不知道郑光去了哪里,不过和他齐名的范庆都被打败了,虽然很硬,但还是被打败了,那很明显,郑光也不是什么厉害的人物,最多更硬一点,他们个人的强硬无法弥补明军集体的疲软。
然而事后证明,没有派人去搜集打探郑光的消息,是陈东犯下的最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