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着急,随着战争的继续,总会找到这种机会的。
不过另一件事情马上就要着手进行,留给京湖制置使司的时间不是太多了。
“要想在秋天挡住鞑子的进犯,务必全面改造襄阳城防。”郑云鸣对赵葵如是说道。
赵葵对这个提议有些惊讶,他的惊讶是有道理的,襄阳城池高大,壕沟深邃,在整个西部防区内是首屈一指。难道还有改造的必要?
“末将以为。”郑云鸣朝座上的赵葵走近了两步,堂上的卫兵和幕僚们却都没有阻拦。既是宰相公子又是荆鄂方面大将的郑云鸣显然不是他们这个级别能随意开口阻拦的。
“对付蒙古人的攻击,末将以为有三策可用。”郑云鸣拱手说道:“无非九个字而已‘高筑墙,广积粮,练精兵’。”
赵葵仰坐在交椅上,左手轻轻支住下颌,淡然说道:“此亦老生常谈而已。”
郑云鸣眼皮一垂,微有不快。他这是用后世经过战火历练的经验来协助赵葵,却只得到一句老生常谈的评价。赵葵不可能预知到二百年后的人说出的话,他对这种泛泛之谈当然不会感兴趣。
郑云鸣必须拿出更有说服力的论据来。
“蒙古人最大的优点,是其战斗意志的坚强和战术的灵活。”郑云鸣在心中筹划了一下,说道:“古来漠北的蛮族中有战斗意志坚强的,也有薄弱的。类似女真人这种不打一百回合就不算打仗的更是出类拔萃。但蒙古人的意志比之金人更加强悍,一旦确定攻略某地或者要歼灭某支军队。定是百折不挠,更年累月的血战,在两军野战的时候,更是激战数天更不停歇,一直到将敌军完全消灭才罢手。去年的攻略对敌人来说不过是探路而已,今年敌人再来进攻,必定是长期作战,全面包围襄阳城,不将襄阳攻克誓不罢休。所以来秋的抗战,必然是一场漫长而残酷的围城和反围城的较量。城墙不能不继续加高,只有更高的城墙才能保证延缓敌人攻城的进程,以换取我军进行反攻的时间。”
“粮食也是如此,虽然襄阳号称存粮冠京湖,但我们要考虑到长期抗战的局面。为了守住襄阳,城中军民至少要超过十万人这个数目,而城中的存粮至少要让城中军民支撑超过一年。在这一年里才能慢慢寻找退敌的计策。”
“你顾虑太多。”赵葵摆手说道:“襄阳有事,整个京湖二十万人马都会全力救援,怎么可能坐视不管?”
郑云鸣摇了摇头:“怯懦畏战,就是我们最大的弱点。”
“您是参加过救援扬州之战的,扬州被李全围困的时候,朝廷先后出动十五万人马救援。您来说说,有多少将领是在接到命令后马不停蹄的火速赶去救援的?”
赵葵自然心里清楚,李全反叛围攻扬州,朝廷几乎动用了淮上全部兵力进行救援。但李全在江南素有勇名,诸将都畏惧不前,几乎是他和兄长赵范用剑逼着这些大将带兵前进才能顺利到达扬州。蒙古人的战力比李全不知道高了多少倍,一旦襄阳被包围,他想也可以想到这些京湖的将领们将用怎样的态度对待朝廷的命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