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根据组成成员亦可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
创建
牛录一词最早见于《大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大明万历十二年,努尔哈赤赐予鹅尔古尼、老科“牛禄之爵属三百人”至少在此时已经形成了牛录制度,为后来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奠定了基础。
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将每300人设立一牛录厄真,牛录遂为定数,牛录额真始为官名
努尔哈赤随后发展壮大,以五牛录为一札栏厄真,五札栏厄真立一固山厄真,固山厄真左右设立美凌厄真。原来的旗帜有黄白蓝红四种颜色,在这四种颜色的基础上设立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四种旗帜,八旗便由此产生。
成立
天聪二年,皇太极确立八旗制度。
满族的民族前身
满族历史悠久。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中国史籍中所记载的肃慎人。肃慎人生活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东临大海。到了周武王与周成王时,史书上曾记载他们进献过“楛矢石始砮”。在中国以后的史书中,肃慎即被称为“挹娄”。挹娄生活的地区大致与肃慎相同,不过一部分部落已迁徙到今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部。这时挹娄与中央政权的关系更为密切。挹娄人以采猎为主,种五谷、养牲畜。到了北朝和隋唐时期,肃慎人和挹娄的后人被称为“勿吉”和“靺鞨”。他们与中原王朝不仅有密切的经济联系,而且也有了密切的政治联系。隋炀帝曾封其首领突地稽为“辽西太守”,唐太宗封其为“右卫将军”。
公元7世纪末,因为战乱一部分靺鞨人东迁,后定居于松花江上游、长白山之北,建立了“震国”,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自此以后便以“渤海”为号。唐中期,渤海统一了拂涅、号室等部,统辖地域北至松花江下游、南至朝鲜半岛北部、东临大海、西南达今辽宁省北部及东部。渤海建国200多年,后被辽政权所灭。
靺鞨部落中的另一部分黑水部分布很广,其生活地域在今黑龙江省爱辉县以东、依兰县以北、直临大海的黑龙江下游地区。唐玄宗时,封其首领倪属利稽为“勃利州刺史”,后又设黑水军、黑水府。渤海国被灭以后,黑水靺鞨向南迁移,《辽史》中契丹人称其为“女直(女真)”(《辽史》称“女真”为“女直”是为避辽兴宗耶律宗真之讳)。此后靺鞨这一称谓便被“女真”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