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有粮食,但粮价越来越高。这近乎成了一个死结。
这时,公房外传来脚步声。卫弘头根本没留意。自从朝廷训斥他的谕令传来,南京户部事务尽归左侍郎伍藏。
“老爷!”
一声问候将卫弘从沉思中惊醒过来。这才发现是跟着他多年老仆进来。禁不住惊讶的道:“你怎么来了?”
老仆上前两步,从袖袋里拿出一封信,“老爷,贾孝廉让人从扬州带了一封信给你。”
贾孝廉就是贾环。
卫弘沉吟着接过信,心里微微一动。拆开信,看了一遍,一抹笑容从有些老态的脸上浮起。
…
…
九月初三的上午,南京户部尚书卫弘向南京六部、都察院、府衙发出堂贴,邀请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张经纬、金陵知府贾雨村于九月四日上午来户部商量关于金陵粮价的事宜。
这个消息来的有点突然。当天下午,南京六部中的官吏几乎都将此事当做笑话来聊。
南京吏部侍郎巴平就好不掩饰的和到他公房里来闲聊的陈子真说道:“卫司徒大约是火急攻心了!”
金陵的粮价有什么好商量的?等大约一个月后湖广的粮船一到,自然是应声下跌。现在嘛,当然是粮商们赚钱的时间。降价就不要想了。卫尚书还是老老实实的等待致仕吧!真以为金陵的粮价是那么好打压的?
陈子真笑着喝着茶。难道咸鱼还能翻身?
明太祖修建南京城时,六部衙门、都察院等署衙都位于金陵东城。相互间距离很近。消息传到户部。户部主事风成急匆匆的到署衙里面的公房中见卫弘,“大人何必如此?”这简直是有点自取其辱啊!
风成身量中等,约四十多岁的年纪。他是荫官出仕,在卫弘来到金陵之后,与卫弘走的很近。卫弘当了多年的布政使,笼络人心还是很有心得。
卫弘正在公房的书案后提笔写奏章,将兔豪笔放在笔架上,笑呵呵的道:“太素,不要着急。明天,明天你就知道了。”
风成无奈的叹口气。他是真不看好卫大人明天的行动。给陈高郎下最后的通牒能有用?
…
…
第二天上午,南京户部的署衙之中变得热闹起来。众多堂官议事的地点在户部东面的一处厢房中。
小吏和衙役们进进出出,端茶倒水。
户部尚书卫弘今天穿着正二品的红色官袍,气度威严的坐在主座上。然而,左右相对的两排椅子上,坐着的却是各部的侍郎。只有都察院是堂官、左都御史张经纬亲自来参会。
礼部尚书方望去了京城主持编修《皇周英华》。礼部的二号人物,侍郎张安博代为出席,这是正常的。吏部尚书倚老卖老,只派了侍郎巴平来参会。这也说的过去。谁让陈高郎的资历老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