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点上,苏油自认为,自己所做的,与春秋时期那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用最朴素的方式,传播知识,启迪民智,让文化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
在苏油的心中,自己肩负的使命与夫子那跨越时空、风尘仆仆的周游列国之旅,虽同为传道解惑,却似星河与萤火之比。想当年,夫子以仁义礼智信为舟,试图横渡那战火纷飞、人心惶惶的乱世之海,却屡遭冷遇,其学说犹如明珠暗投,难以照亮诸侯贪婪的双眼。
相比之下,苏油自觉手中握有的,不仅仅是一套理论,而是一串能即刻点燃希望之火的魔法钥匙——那是一种能让田亩增产、百姓富足、国库充盈的神奇秘方,如同春日里的一场及时雨,润物无声却成效显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话放在任何时候都不为过,但在苏油看来,他所追求的“利”,是长远且普惠的。他深知,在这个时代,人心虽被金银所诱,但更加渴望的是安定的生活和可预见的未来。
于是,他精心烹制的这剂“良方”,不仅能让国库因赋税增加而丰盈,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每一户人家餐桌上的菜肴更加丰富,孩子们的笑声更加响亮,老人的眼里重新焕发光彩。这不仅仅是利益的交换,更是心灵的触动,是改变命运的钥匙。
然而,苏油的心中还有更宏伟的蓝图。他意识到,这个时代,就像是黎明前的黑暗,既蕴藏着无尽的危险,也孕育着变革的曙光。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推广他的“致富经”,更是要借此机会,推动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让公平正义不再只是遥远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他要让教育普及,让知识成为改变命运的武器;
他要改革律法,让弱者也能在法律的庇护下安然生活;他还要倡导环保,让绿水青山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子孙后代共享的福祉。
这一切,都如同在时间的沙漏中寻找那唯一一粒能逆转乾坤的金沙,既紧迫又充满挑战。苏油深知,一旦错过这个时代的机遇,或许就将永远失去将理想变为现实的可能。
因此,他像一位勇敢的航海家,即便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也义无反顾地扬帆起航,因为他心中有着不灭的灯塔——那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也是对改变世界的坚定信念。
当那沉重的城门缓缓开启,仿佛是历史长河中一次不经意的喘息,眉山这座不起眼的小城,竟奇迹般地挺过了七日的风雨飘摇。
苏油心中暗忖,这大抵已是这座城池所能承受的极限,州府的应对策略,就像是先将自己置于油锅中煎熬,再期待奇迹降临——若真有叛军铁骑压境,恐怕连第一波冲锋的浪尖都难以抵挡。
这场风波,对苏油而言,就像是夏日午后的一场骤雨,来得突兀,如同儿戏,处置更是失当,更别提那无休止的争论,简直就是大宋官场生态的一个缩影,被压缩在了这小小的眉山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