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上的乡亲与孩童们如归巢的鸟儿,纷纷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昨晚,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风声鹤唳,他们被迫迁徙至远方的庄子,而今得知虚惊一场,便又迫不及待地回到了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家园。
苏小妹一见苏油,便如小鹿般欢快地奔来,一头扎进他的怀里:“哥哥,你可安好?担心死我了!”她的声音里满是关切与喜悦。
一群小萝卜头围在大孩子的身边,七嘴八舌地说着话,同时用那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二林部的人们,那眼神里既有新奇也有敬畏。
阿囤弥望着这一群纯真的孩子,心中不禁对苏油多了几分敬佩,也对这片充满温情的大宋土地生出了丝丝向往。在她的世界里,弱肉强食是丛林的唯一法则,这样温馨和谐的画面,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苏油微笑着对众人宣布:“大家来得正好,之前的误会已经烟消云散。这些英勇的土兵叔叔已经为我们建好了坚固的房屋,现在就等你们回来,一起打造木床、家具,准备迎接新家的第一天!”
孩子们闻言,欢呼声此起彼伏,像一群快乐的小鸟,纷纷向二林部的战士们表达了最真挚的感谢。虽然语言不通,但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却如同温暖的阳光,穿透了彼此的心房,让土兵们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接下来的日子里,史家庄提供了新鲜的蔬菜和肉类,孩子们则成了土兵们的“小小厨师”,他们忙碌的身影在厨房与工地间穿梭。而土兵们,则在苏油的指导下,学会了使用圆锯切割木板、木方,他们与苏油一起,将一块块木头变成了精美的家具,进度之快,令人惊叹。
与此同时,范先生对苏小妹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这一老一小仿佛成了忘年之交,整天形影不离,讨论着学问。
苏油虽不知苏小妹具体学到了什么,但见范先生与几位账房先生对梵文数字和复式记账法兴趣盎然,心中暗自欣喜。
他深知,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商业智慧与经济纽带的编织,他希望通过这些经济手段,将二林部与眉山江卿紧紧相连,共同书写一段跨越种族与地域的辉煌篇章。
在眉山的商业版图上,苏油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集团的前行之路,更以其独特的商业智慧,成为了眉山商业集团坚不可摧的“海外舰队”。
在那个时代,产业转移不仅仅是经济战略的选择,更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博弈。苏油深知,对于起步较晚、根基尚浅的西川士人而言,拥抱海外资源,借洋人之力以自强,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他并不拘泥于传统,敢于突破,正如他在商海中灵活转身,一次次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