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也时林东升的一个“怪癖”了。
周欢和盛天林都婉拒了,其实就连廖广志自己都不是很想掺和进他们“林家”的事儿当中去。
但无奈,他从出道到现在,和林东升之间就是最密切的座下门徒的关系。
虽然张不开嘴跟董必新这小年轻一样一口一个“师傅”的,但是他对林东升也得尊称一声“老师”的。
“首先和景琛的几次接触,我是赞同小默的说法的,景琛这个人不是个无智之人,也不是冲动的性格。
但是电影大规模点映这个做法,确实是让人有些看不懂。
毕竟这种避开风头的做法兴许在五一档之前是能够收拢到一定的票房,但确实要冒着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哎!廖哥就是太谨慎了!说白了,就是怕了师傅呗!难不成还有第二种解释?到时候也不用怎么说,点映是吧?
等他透支了前期的票房潜力之后,只要有一大波水军开始去唱衰他们票房的质量,砸了他们的口碑,后续还能和师傅的《东南西北》对打?”
廖广志听到这里,也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因为董必新说的,确实就是他心里所想的。
按道理景琛并不是傻瓜,和他在几次舆论战中“交手”过几次的廖广志是深知这一点的。
但是景琛的这个做法确实是有点示敌以弱,授人以柄的意味在里头。
董必新提的那个做法虽然脏,但是商场如战场,就连偷票房这种事情都干得出了,踩对手捧自己的做法又算得了什么呢?
也不怪连同老奸巨猾的陈东升在内都对景琛的这一手操作不看好。
实际上景琛也了解到了,在这方世界里头有关于“点映”并没有被人开启出真正的用法。
实际上,点映这玩意儿在国内是早就有的了。
而且开启这个玩法的最开始并不是为了宣传或者“避风头”,而是为了竞争奖项。
说起来,最开始开启“点映”操作的,还是陈天生陈老爷子。
大概是在十几年前,陈天生有一部尚未上映的新作,想要参加国外的一项电影节奖项。
但是该奖项的参选条件之一,就是要影片是要公映超过7天到15天以上才能正式参选。
当时的陈天生就取了一个巧,就是在国内的个别城市上映了几场,而且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盗版的出现,每人限购买两张票。
这个巧妙的操作,在当时既没有破坏原本在大热档期上映的计划,又得以钻了电影节规定的漏洞,成功参选了那一届的国外电影节。
而且最后那部佳作,还一举拿下了国外电影节的最佳外语片。
那时候还真是“墙外开花墙内香”,这手出口转内销的操作也大大地刺激了国内观众的观影**,让这部电影实现票房奖项双丰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