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阁”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313章 李夫人

从六公主口中得知,四位皇子的竞争,体现在方方面面。

人才对于一个国家极其重要,因此,对于地方官员来说,教育一直都是政绩的重要考核标准。

具体表现在,书院的学子数量,参加科举的考生人数……

如果地方上有考生中了进士,整个州的相关官员,都会有政绩上的加成。

赵国四位监国的皇子,各自负责一个书院。

这几个书院的学子,水平相近,哪个书院能在即将到来的科举上,获得更多的进士名额,哪位皇子在教育上就能获得更好的政绩考评。

这虽然和几位皇子的直接能力无关,但也能侧面的反映出他们的执政和用人水平。

对于赵知意的这个请求,李诺自然答应了下来。

赵国科举,同样考的是六艺,他有充足的经验可以传授他们。

赵知意道:“那就多谢李大人了。”

她其实前几天就想让他帮这个忙了,但一直找不到他的人,让她更没想到的是,他消失的那几天,悄悄的给他们准备了一份大礼。    随后,她问李诺道:“不知道李大人什么时候方便?”

教这些东西,又不需要准备什么,李诺道:“随时都可以。”

赵知意道:“要不就明天早上吧,我先让他们准备准备,明日一早,我来使馆接你。”

两人商议好时间,赵知意走出房间,正好看到洗完碗的宋伊人从厨房出来。

她走到宋伊人身边,笑着说道:“差点忘了,有件礼物要送给李夫人。”

宋伊人回头看了看,才意识到她说的是自己,脸色不由一红,站在原地,手足无措的不知该说些什么。

赵知意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递给宋伊人,说道:“希望李夫人能够喜欢。”

宋伊人打开锦盒,发现里面是一只金钗。

这金钗的做工十分精美,是一只蝴蝶的造型,蝶翅上镶嵌着不同颜色的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宋佳人有一条漂亮的项链,她已经羡慕了好久。

这支金钗在她看来,完全不输给宋佳人的项链。

这么珍贵的东西,她反而不知道该不该收。

她的目光望向从房间走出来的李诺,李诺道:“既然是公主殿下送伱的,你就收下吧,这也是殿下的一片心意……”

他没要他们的宅子,没要他们的美人,伊人收她一支金钗,完全不需要有什么顾虑。

六公主刚走,宋伊人就戴上了那支金钗,在镜子前仔细的打量自己。

许久之后,她像是想到了什么,又将金钗摘了下来,放回锦盒里,递给李诺,说道:“这是她送给李夫人的,你回去之后,送给宋佳人或者李安宁吧。”

她们姐妹,在某些地方,还是很相像的。

同样的口是心非。

如果是安宁,她就绝对不会这么说。

李诺并没有接过锦盒,而是道:“别忘了,现在你才是李夫人,你如果想要送,回去之后,你自己送给她们,反正我不送,钗子只有一个,你让我送佳人还是送安宁,你这不是害我吗……”

宋伊人想了想,李诺说的确实有道理。

她只能装作无可奈何的收回锦盒,说道:“好吧,既然如此,我就当帮你的忙了……”

李诺看着她重新戴上金钗,这金钗很适合她,六公主应该也是精心挑选的。

这位赵国公主,从一开始,给李诺的感觉,就和别的女子不同。

虽然她没有任何修为,却并不让人觉得柔弱,而是给人一种飒爽干练,巾帼不让须眉的感觉。

恐怕,也只在赵国,才能诞生这样的女子。

第二天一早,六公主如约来接他。

三人坐在马车之上,赵知意向李诺介绍了一下书院的情况。

他们要去的书院,名为万松书院,是赵国四大书院之一,每届科举,要为朝廷贡献十名左右的进士。

大夏官员的死亡率远高于赵国,每届科举录取的进士多一些,赵国官员死亡率低,大概每届录取六十人。

一个书院,一届科举占据五分之一的进士,已经很厉害了。

四皇子负责万松书院之后,由王府出资,给书院的学子们请了一些精通六艺的先生,并且报销学子们的笔墨,颜料等耗材费用,为他们提供免费的马场,靶场,为的就是让他们在科举上超过其他三大书院。

不过,他能想到这么做,其他三位皇子也能想到。

比起四皇子,他们的财力更雄厚,请到的先生更厉害,人数也更多,甚至能让数位先生辅导一位学子,这是四皇子做不到的。

赵知意之所以找李诺帮忙,就是因为他是六科绝佳的状元。

他一人的能力,就超过了所有的书院先生。

其实直到现在,她还有些不太相信,有人能做到六艺绝佳。

六艺她也从小修习,更为了解这其中的不易。

更让她不理解的是,如此人才,大夏朝廷,居然对他处处打压。

让一位六科状元去鸿胪寺,负责给权贵官员办丧事,真的是浪费人才……

他的父亲,在大夏的处境,并不算太好。

倘若淳王没能继位,他们一家,必然没有好下场。

他才来赵国几天,就立下一件大功,如果能想办法将他留在赵国,无疑是朝廷之福,百姓之福……

(本章完)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