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和“好莱坞报道者”都注意到了如此异常的现象,给予了报道,此时好莱坞才第一次意识到了,另外一部颁奖季值得重视的作品登场了——又或者说,不值得重视?毕竟,托尼-凯耶的作品风格着实太过惊悚,几乎可以说是把观众和奖项主动往外推。
十一月第三周,还是同样的三间院线,单馆票房稍稍回落,三万五千美元,表现依旧精彩绝伦,无形之中,“超脱”还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记录——点映三周,单馆票房始终维持在三万美元以上,并且首周票房数据还是最低的一部作品。
有些绕口,却十分有趣。无疑,这部作品的电影曲线颇为值得细细研究。
十一月第四周,扩映脚步终于开始了,还是在纽约和洛杉矶两座城市,但点映院线却上升到了十四家,纽约九间、洛杉矶五间。
令人惊艳的是,点映单馆票房依旧维持在了三万级别,三万两千美元的表现,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从话题性和支持率来说,“超脱”在四周点映期间的表现,依旧足以完爆今年颁奖季的大部分作品了。
当然,每一周的单馆票房数据都没有值得夸耀的部分,即使是第四周的点映单馆票房成绩,还是无法跻身影史榜单前三十名。换而言之,这完全可以看成是“一群特定狂热观众的自娱自乐”。
但没有人可以否认,点映期间,连续四周的稳定表现,这也再次证明了,电影的争议性正在缓缓地蔓延开来,越来越多专业的观众们,源源不断地走进院线之中,加入到作品的争论和辩驳之中。
对于一部艺术作品来说,这就是最好的嘉奖。托尼-凯耶对于自己制造的波澜,显然不能更加满意了,心情格外愉快。
同样,媒体的视线也渐渐地聚集了过来,相关评论陆陆续续开始放出,点映首周时,仅仅只有三家评论;而进入点映第四周时,评论数量已经来到了二十家。
与那些备受瞩目的颁奖季作品比较起来,动则四十以上的评论数量,“超脱”的媒体反馈信息简直可以用可怜来形容了,即使有柏林电影节加成,即使有蓝礼作为噱头,但这部作品在颁奖季之中的位置已经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
仅仅从关注度来说,“超脱”就已经提前掉队了。在颁奖季之中,没有足够的曝光率,想要杀出重围,绝对是难上加难的一件事;而且,从托尼-凯耶的态度来看,他也没有展开颁奖季学院公关的打算。
更何况,媒体的反馈信息也不容乐观。
二十家媒体的综评分数仅仅只有五十五分,距离及格线还有五分之差,这反而成为了一条新闻——
这是蓝礼-霍尔职业生涯之中媒体综评最糟糕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蓝礼-霍尔演员生涯之中第一部媒体综评没有能够及格的作品。
在短短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蓝礼就成功地跻身一线,杀出重围,作品平均质量的超高水准绝对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太平洋战争”以来,蓝礼的作品就保持了绝佳状态,从口碑到票房再到观众反馈,实现了全面的胜利,至今未尝一败。
但今天,“超脱”的媒体综评却着实难言好看,甚至可以说是丑陋的。
难道,蓝礼职业生涯的首次滑铁卢就这样来临了?认真想想,虽然意外,但似乎也是时候了,迟到总比不到要更好。也许,现在就是最佳时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