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首先由“丁俊晖”发球,他快速挥动球杆,摆成三角形的红球和彩球被打散,一颗红球进洞,丁俊晖继续。
下一球就关键了,台球桌上五颜六色的球无序的分布着,丁俊晖不仅要考虑怎么把下一个红球打进球洞,还要为下一个、下下一个布局,他围绕着台球走了一圈,在他俯下身对准一个球的时候,他脑中想到了14岁那年他第一次站在正式比赛场地时的场景。
何沐微微颔首,片中丁俊晖的回忆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从小到大,而是无序排布,一会儿14岁,一会儿17岁,当看到场外观战的父亲,记忆又回到了8岁的时候,看似没有什么规律,但其实更加准确的表达了每次打击之后丁俊晖不同的心理状态。
片中有大量何沐的画外音,真正需要何沐张嘴说话的反而不多,三个演员饰演的丁俊晖,从小到大,话越来越少,球技也越来越高。对白少,心理活动多一直是文艺片的一大特色,侯永导演的这部作品同样如此,不过这样的设计能够明显的体现出丁俊晖的那种少年老成和稳重球风,而且给了何沐很大的的表演空间,让他得以淋漓尽致的释放这两年积累的演技。
当片中丁俊晖把15个红球都打进去之后,剧情已经过去大半,而球台上除了白球外还有六个彩球。这时候赛场的气氛凝结起来,丁俊晖的对手汉密尔顿。看台上的亨得利、奥沙利文,还有观众席上的丁父全都一眨不眨的盯着丁俊晖的手,他似乎已经找到了合适的路线。准备开始击球。
这时候镜头围着丁俊晖转了一圈,场地一下子变成了香港台球场,而他的对手也变成了傅家俊,那场比赛他输给了傅家俊,傅家俊给他上了一课,那就是:果断。该出手就出手,斯.诺克比赛越往后压力越大。如果在这重压之下让你变得犹豫和优柔寡断,那么几乎可以断定这场比赛你输定了。
“没错,该出手就出手!”丁俊晖快速击球。黄球进洞!
他一边磨着球杆顶端,一边观察着球台上的情况,下一个该是绿球了,再仔细想想。不能失误一定不能失误。
伴随着短而急促的打击乐。银幕上的现场和现实里的现场都紧张起来,观众们都深深为丁俊晖捏了把汗。配乐果然是一门大学问,可以非常有效的制造紧张和悬念,何沐从王鸣菲那里得知,做后期的时候配音本来找的是内地的一个音乐人,但因为和导演发生分歧,到最后也没用他的作品,以至于耽误了后期制作的进度。后来还是安乐方面出面请来了香港著名音乐人金培哒,这才有了电影中精彩的配乐。
绿球、棕球、蓝球、粉球相继丁俊晖的冷静击打下进入洞中。通过不同人物的侧面烘托以及主人公的多次回忆,氛围紧张达到了最高峰,此时台上只有一个白球和一个黑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