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战败之后,他便是多次上疏万历皇帝,请求练兵。
后因种种琐事,愤而辞官回乡,一直到天启元年才被重新启用,提出应当重视火器,积极购买西方火炮等思想。
但因为不满"九千岁"专政,他又一次辞官回乡,而辽东战场正是凭借着他采购的红夷大炮,才取得了前不久的"宁锦大捷"。
前不久,他在老家接到自己同窗好友李邦华的书信,邀他进京一同整顿神机营。
没有半点迟疑,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礼,带着两个随从,便是马不停蹄的乘船赶到了京城,甚至连年都没有在家乡过。
本以为今次进京,应当仍是重归"老本行",继续练兵,整饬火器,但他却没有料到,与其素不相识的天子在知晓他进京之后当即令他"面圣",而地点就在这人头攒动的长安大街。
似是无意间提起,少年人脸上带笑,缓缓问道:"我听说,徐先生在老家的时候,一直在种甘薯?"
闻声,被称为"徐先生"的中年人便是一愣,心道这东厂的番子竟然如此厉害了?竟然连自己闲暇时候所干之事,都掌握的一清二楚。
虽然心中疑惑,但"徐先生"却是不敢怠慢,忙是回道:"回朱公子,这些年在家无事,闲暇之余倒是种了一些。"
番薯这东西传入大明已是有一段时间了,虽然亩产丰富,但因为得不到官府的重视,兼之口感相比较传统农作物略有不足,故而始终没能大面积推广,唯有福建等沿海地区偶有种植。
"收成如何?"
本以为是一件闲谈趣事,却没想到身旁少年人竟然问的如此细致,徐先生不由得面色有些古怪,但仍是一脸认真的说道:"收成当数倍于稻米.."
这是最为直观的回答,除非牙牙学语的孩童,恐怕所有大明的百姓都知晓,数倍于稻米意味着什么。
"能否大规模耕种?"
话题越来越深入,徐先生也收起了刚刚的"随意",知晓这恐怕便是天子对他的"考核"了。
"回朱公子,北方不比南方,气候适宜,雨水颇多,种植颇为不易,但近些年随着经验的增加,倒是容易了不少。"
"即便是北方,也可耕种。"
谈到此处,"徐先生"也是兴奋了起来,声音也是大了不少,引得往来的百姓纷纷侧目,心道这名中年人发什么疯。
此时他已然将仕途的不顺抛之脑后,也顾不得同窗好友邀其进京的初衷乃是共同整饬神机营。
在他看来,只要能够得到身旁少年人的支持,在这北方大肆种植"番薯"充当粮食,便可多救活一些百姓。
毕竟现如今的陕北,已然民不聊生多年,百姓们难以度日。
"好!"
"不愧是徐先生!"
此时的少年人也是难掩兴奋之色,顾不得仍在大街之上,便是大吼出声,只觉心中激荡不已。
虽然继位仅有数月,但他却是终日如履薄冰,觉得身上的担子愈发沉重,困扰大明的除了逐渐枯竭的财政便是收成越来越少的粮食。
推广农政,种植番薯,解决困扰大明多年的粮食问题已是迫在眉睫,恰好身旁的中年人便具备这般的本事。
"休沐结束之后,徐先生先委屈一下,任工部郎中,全权负责这农政一事。"
"第一步就先从朕的农庄开始。"
随后,也不待"徐先生"拒绝,少年人便是紧接着补充了一句:"山西代王那边也拿出了不少土地,也可以种植番薯。"
此话一出,一直沉默不语的两名老人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面面相觑之下,皆是瞧出了对方眼中的惊骇。
难怪天子这么迫不及待的想要对宗室和藩王下手,其真实目的既不是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也不是为了他们手中的钱粮,而是遍布全国各地,从不交税的土地。
天子的心思,竟然深沉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