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涛向前探了探身,接道:“朝廷此次增设宣部,据说在各州府新添署衙就超过十处,所需属官那可不是小数目。
“加之并不看重功名,凡有能者皆可一试。最重要的是,连候缺都不用,只要被取中,即刻走马上任,至少也是正经的九品官身!
“若如此良机,还有人无动于衷,岂非蠢材?”
在坐几名读书人无不点头称是,却有一人道:“只是听说这宣教之职需带班奔走乡野之地,倒是颇为辛苦。”
叶明涛白了他一眼,“你没听到消息吗?辅政王殿下将官员俸禄翻了三倍,如今只要有空衔,谁不打破头去争,你还嫌苦?”
先前那姓祝的秀才立刻点头道:“据在下那同窗好友说,宣部经费充盈,相比其他衙门,常还会发些恩赏,有时甚至不比俸禄少。”
“所言当真?”
“若如此,那再辛苦也没得说。”
“这宣部设得太及时了,实乃辅政王殿下第一伟绩!”说话之人已考了十多年也未中举,本已意志消沉不欲再考了,却得知有宣部招考属官一事,立刻又对人生充满了希望。此等进身良机,断不能再错过了。
另几人也是不住点头。
类似的场景在福京各地上演着,尤其对于那些经年屡试未中的读书人来说,辅政王殿下简直直再生父母般,宣部招考便是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
这些天来,这些底层士子们但凡凑在一起,皆是不吝溢美之词,简直要将朱琳渼赞到了天上。
至宣部招考当日,福京各地更是热闹非凡,简直看不出刚经历过战乱的样子了。便是正苦于旱灾的闽南各地,随着赈灾粮发到民众手中,原先那奄奄一息之态也被这热闹劲冲淡了不少。
和龙南招宣教府官员时大不相同,眼下招考这可是打着朝廷大旗的,整个福京的读书人几乎均云集各个考场。
不仅是秀才、童生这一阶层,举人也是参考的主力,甚至有不少候补多年也未得实缺的进士都跑来一试身手。
朱继祚没想到这新成立的宣部的一次招考就有这么大阵仗,竟比历年乡试的人还多。
是以他初时准备不足,后又急忙动员了大半个礼部的人手,这才勉强撑起了各州府考场的局面。
最开心的当属洪思。他亲自坐镇天兴府监考,想起在江西时,他哪次不是费尽气力才能勉强凑齐宣教府的人员编制。
而眼下,看这乌压压的人群,那是大把大把的人才人任他挑选,心中直如伏天饮冰一般爽快。
如此一来,便是宣教府铺到每个县怕也不会缺人了。洪思满脸喜色地思忖着,不若直接将闽南各县将宣教府同时建起来也好,旋即又苦笑道,“只是这宣教培训之事得费些功夫了……”
申时,招考结束,大批学子们三五成群地自考场走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