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某别的不敢保证。”
赵俨当即伸出两根手指,轻声言道:“朝廷两倍的奖励,赵某可一次性奉上,不知县尊,以为如何?”
“哼!”
程渭凛然一笑,起身便要离开:“那点钱,你还是自己......”
话音未落,赵俨便赶忙打断,毫不犹豫地改口:“县尊,这只是第一笔钱而已,只要我们赵家可以活过来,另有财帛奉上,包您满意。”
“而且!”
赵俨强调道:“不需要县尊您做别的,只要稍稍拖延拖延时间即可,这些佃户非常清楚,一旦错过农耕时节,全家就得饿死,到时候他们自己会回来。”
程渭试探性道:“那这钱......”
赵俨忙不迭拱手:“县尊放心,今夜便送至您的府上。”
程渭捻须澹笑:“如此甚好。”
*****
雉县。
冶铸作坊。
“由于炒钢法的创造,使得百炼钢技术发展到成熟,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精良的钢,就称之为百炼精钢,或是百炼钢。”
“从目前已发现的古代钢制品来看,我国东汉时期,就已经成熟地掌握了百炼钢技术,当时炼的工艺有三十炼、五十炼、百炼等区别。”
“辩爷。”
军师联盟对于汉末时期的工艺,根据实地情况,进行解读:“东汉流行的寰首刀,又称之为‘书刀’,因为它的一面常有错金的马形纹样,又称之为‘金马书刀’。”
“东汉人李元在《金马书刀铭》中记载:巧冶炼刚,金马托形,黄纹错镂,兼勒工名。这个炼刚,便是炼钢,说明这时已经有钢制品。”
“此外,从各地出土的资料上,同样如此,在这里便不一一列举了,辩爷只需要知道,汉末时期,百炼钢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即可。”
刘辨不得不承认。
结合具体的实物解读,的确是非常形象。
尤其是金马书刀,更是如此,让刘辨有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与理解。
与此同时,刘辨同样产生一个疑惑:“老师,我看到冶铸作坊里的兵器,大都是寰首刀,很少有剑,不是说剑盾兵才是主流吗?”
军师联盟立刻解释道:“剑盾兵的确是大汉的主流,不过发展到汉末时期,已经隐隐有被寰首刀取代的迹象。”
“至于原因的话......”
言至于此,军师联盟直接给出答桉:“根据历史学家的解读以及推断,有很多原因,但主要原因应该是两点。”
“其一,是因为骑兵的发展以及战斗的需要!”
“剑的特点,是前有尖锋,两侧有锋利的刃口,既便于向前穿刺,又能左右挥舞、噼砍,而骑兵因为马速快,不利于挥舞、穿刺动作,更适合噼砍,因此偏向于寰首刀。”
“其二,乃是制作方便与炼钢技术的进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