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人形自走挂

接下来,王不饿继续提高硝石的比例,将其提高到了七成,硫磺与木炭平分了余下的三成。

效果又更好了,王不饿暗暗欣喜,继续将硝石比例调整到八成,硫磺和木炭各占一成。

然而这一次的效果虽然更强悍了,但是跟之前表现的不太一样,总感觉有问题。

而且地上留下的残留物也印证了王不饿的感觉。

一般而言,直观判断火药好坏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看火药的燃烧速度,是不是容易被点燃,像那种很难点燃的,不是受潮就是配方有问题。

另一种是看残留物,只要比例不对,都会留下大量的残留物。

而什么样的比例是正确的,这个就要取一个中间值了。

哪一种比例留下的残留物最少,哪个比例就是正确的。

八比一比一这个比例燃烧的速度有些慢了,慢就意味着瞬发力量不足,力量会相对分散一些。

而火药这玩意儿,其实靠的就是瞬发力量的。

瞬发力量只要够大,那么他的威力就足够强。

反之,则会呈现另外一种更实际的效果。

例如说,造成子弹之后,射程不足,射速太慢,造成炮弹之后,爆炸的威力不够等等。

不过这些并不能难倒王不饿。

大致的比例范围已经出现了,剩下的只是在这个范围内不断的去调整,去试验就行了。

燃烧太慢,那就多加一些木炭粉,燃烧太快就减少一些木炭粉。

残留物太多就去将不同的材料烧一下,看看烧过过后都是什么形状的,用这种方法来判断残留物到底是什么材料,然后酌情的减少配比或者增加其他的配比。

经过了大半天的折腾,王不饿总算是找到了两个相对完美的配比了。

一个是七十五克的硝石粉,硫磺粉与木炭粉各自十二点五克。

另一个则是七十五克的硝石粉,硫磺粉十克,木炭十五克。

这两个配方所呈现的效果都不错,都能让王不饿满意。

最终王不饿还是决定先采取后一个配方。

所以单轮技术的话,清朝时期的火器技术是碾压明朝的。

甚至跟当时的世界领先技术也没有什么差距。

一个连将领都知道,火药在放置时间太久之后,需要拿出来进行复加工,添硝之后才能正常使用的朝代,你能说他技术不行?

但结果又为什么会那样呢?

答案自然是因为偷工减料,比例还是那个比例,世界先进的那种,但是架不住生产的时候使用劣质原材料。

比如说没有进行严格的提纯工艺,对原材料没有进行严格的清洗,上面带有泥沙等等情况。

甚至到了后期,还有人直接往里面添加一些泥沙来蒙混过关。

王不饿的这些火药原材料虽然也没有进行提纯,但是并不影响使用。

除此之外,王不饿还很清楚,粉末状的黑火药,威力是不能完全发挥出来的。

所以接下来必须要颗粒化才行。

清朝用的是圆球状的,但王不饿记忆中却全都是长条颗粒状的。

原理什么的咱的确不懂,但是拿来主义还不会吗?

虽然说出去有点丢脸,但这是在古代,起码现在王不饿可以很自豪的说一声,后世凡是这么做的,都是剽窃我的劳动成果。

生的早没办法,就是这么的豪横!

而火药颗粒状的办法也很简单,直接加水,让其成为泥状,类似于面团那样的程度就行。

然后想办法将其制作成长条颗粒状就行了。

王不饿的办法就是拿个网直接压下去,一次成型,然后在放在阴凉干燥处晾干就行了。

效果怎么样不敢说。

但是这一套流程下来,技术方面绝对是领先两千年以上的。

当然,更先进的无烟火药王不饿就不知道该怎么搞了,那玩意儿虽然出现的时间很久了,但却一直都是严控名列的东西。

现在的这些就已经够用了,剩下的还是留给子孙后代们去做吧!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大汉从吹牛开始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