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乐是读过史书的人,知道少年们做了惊人之语以后,总有人要“莞尔而笑”。
一旦这位少年日后功成德就,史书就会说:“某某幼时好作大言,众人异之。”
一旦这位少年日后平庸得出名,史书也会说:“某某好大言,众人笑之。”
“异之”固然爽,“笑之”就丢人丢大了。
朱嘉德这一笑,立刻叫徐小乐冷静下来,先将自己日后要奠定杏林声望的“二纲六辨”藏起来,眼下只看黄曙修的病情。
黄家人去长春堂取药,鲁师傅知道是徐小乐开的方子,亲自监督学徒煎煮,以免黄家人煎坏了药性。他又取出自己珍藏的一个陶罐,专门用来灌药。
这陶罐可不简单,从外表看与寻常罐子并无两样。实则分内外两层,先在外层灌以沸水,然后内层灌药汤。这样一来,内层的药汤能保温很久。
鲁药师早年学艺时遇到一位游方道人,得见这阴阳罐,据说是炼丹士用的。他后来花了很大力气,才找人烧制出来,等闲不肯拿出来用。这也是他格外青睐徐小乐,不希望小乐的头一回出诊有任何瑕疵。
黄家人抱着药汤回去,徐小乐查看了鲁药师的封条,便叫他们立刻给黄老爷服下去。
这罐药分了三碗出来,第一碗服下没多久,黄曙修的呻吟便止住了。
这么小的进展,徐小乐根本没放在心上,照他心中的进程,第一个扭转正气的表征是病人出身大汗。然而对于黄夫人和顾黄氏而言,这就足以振奋人心了,起码说明黄曙修不至于无药可救。
顾黄氏甚至为哥哥流下了一滴欣喜的眼泪。
又过了一会儿,徐小乐忍不住问道:“汗还没出来么?”
下人连忙过去探查,很快出来报喜:“出来了!出来了!被子里都潮了!”
徐小乐点了点头,道:“等他醒了,给他热水擦洗,换套干爽衣裳,小心受风。”
黄家人自然连连点头,一时间喜悦的气氛冒出了头。
徐小乐在阐述了他的“八字诀”之后,就轮到朱嘉德和葛再兴分享临床经验。
医家是最不保守的“手艺人”,他们对医术的保护只是为了避免心术不正之徒学个半吊子出去骗财——骗财事小,耽误人命就是大事了。
顾黄氏也哭道:“大哥干嘛说这种叫人心痛的话,也太伤人了。”
黄曙修努力笑了笑,问道:“父亲如何了?”
顾黄氏道:“父亲病得不重,现在好多医生都在他那边会诊,定是无妨的,大哥且宽心养好自己身子。”
黄曙修对妹妹点了点头,摸索着抓住发妻的手,深情道:“我与父亲同时卧床,家中大小事,全累你了。”
黄夫人鼻头发酸:“结发二十余载,你竟还说这些。”
顾黄氏在黄夫人背后给了她一个大大的白眼,暗道:你也知道结发二十余载,却连根人参都不舍得用。我现在先不说,且看你日后怎生做。
黄夫人自己也有些心虚,似乎感觉到了身后传来的怨念,正好仆人送来米粥,连忙接过来亲自伺候丈夫进餐。
黄曙修喝了大半碗米粥,已经是最近这段时间最好的状态了。吃完之后,黄夫人又亲自给他擦洗,更衣,让他干爽舒适地睡下。
喝了第二碗汤药之后,徐小乐进来看了一次,给黄曙修号了脉,又轻轻地出去了。
黄夫人就拉着徐小乐问道:“小徐大夫,我夫君如何了?”
徐小乐道:“呼吸沉稳,正气已经起来了。今天把药服完,我明日再来。还是之前说的,病拖得太久,非得十天半月才能痊愈。”
黄夫人只是连诵佛号,对于丈夫能够活过来就已经很满足了。再说,十天半个月一晃就过去了,对于养病来说实在不算太久。
顾黄氏也拉住徐小乐,道:“还请小徐大夫去看看家父。”
徐小乐有些迟疑:“不是有很多大夫在那边会诊了么?还没个准信?”
顾黄氏脸都黑了:“刚才下人来报说:大夫太多,吵起来了。”
*
*
求月票,求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