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还有一首小诗。则是另外一个极端。”
方明华说着又在黑板上写下一首诗歌。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
照顾着
历代的星辰
这是青年诗人白鹤林写的,极致的精炼,诗人通过十几个字,不拘一格,现代诗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致敬并再现了类似唐朝著名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在这里写了。”
“以上两首诗虽然都是短诗,但是它们代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写作内核,甚至可谓是两种相互背离的情感和写作立场。难能可贵的是,这两首现代诗,包括在我们当代诗歌写作史上留下来的大部分诗歌作品,其实都很好的继承了我们这个农耕民族几千年的诗歌血统,也部分兼容了现代诗(工业革命后西方文学主流)的尊重个体的方向和趋势.”
等文学沙龙结束后,读者们议论着离开,最后方明华下楼,雷学城迎了上来招呼。
“明华,歇息会,喝点茶。”
方明华点点头。
泡好茶,两人就坐在雷学城房间里喝起来,隔着窗户能看到街道上碌来来往往的人群。
两人闲聊。
“明华,我看在《百家讲坛》上的节目,你怎么当年把我逃票去燕京见北岛的事情也捅出来?”
方明华听了微微一笑。
81年的春天,方明华获得《收获》杂志举办的“诗歌征文大赛”二等奖,前往燕京领奖的火车上,偶遇雷学城,他逃票去燕京,只是为了见自己的偶像:获得一等奖的北岛。
那是两人第一次认识。
现在听了这话,方明华喝口茶慢悠悠回答道:“我已经给你留了面子,没点你的名字只说是我一个朋友,而且在讲座中我没把你当年带着一个小姑娘,半夜跑到我们杂志社图书室偷书的事情捅出来,已经是给你面子。”
“别,别,千万别”雷学城听了大惊,还忍不住看了门外——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正在柜台拿着计算器算着什么,正是雷学城的媳妇——店里的老板娘。
那是83年的冬天,方明华还是杂志社的门卫,有一天晚上轮到他值班抓到一个偷书贼正是雷学城,旁边还跟着一个小姑娘,据后面交代是他的邻家妹子。
不过不是现在的媳妇。
方明华笑起来,雷学城也跟着笑起来。
那都年轻时候做的荒唐事,现在回想起来也特别有趣。
“喂,明华,你听到了吗,《收获》杂志要为作家开出“百万大奖”的消息?呵呵,这奖金可是超过你们的世界华语文学大奖的奖金了。”雷学城又转换了话题。
方明华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你觉得可信吗?”
“电视上都说了,《收获》的副主编陈永新面对记者提问侃侃而谈,抛出计划要开出“百万大奖”。”
方明华听了摇摇头。
“有意思吗?这一百万的提法明显脱离了中国的国情。年轻的、尚未出道的作家,给他一百万让他“升天”一定不是好主意。而那些功成名就的中青年骄子,必定早已同商业联姻,一百万对他们来说已成过客。
“老作家呢?有国家养,给他一百万他也不会花。一百万对于中国的文坛又是一个“大跃进”,我们华语文学奖20万就算比较高的,奖一百万那就是个噱头。”
雷学城听了也要点点头,叹了口气:“连《收获》这样的杂志,也变得浮躁了。”